浅谈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

浅谈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

ID:45938662

大小:8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_第1页
浅谈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_第2页
浅谈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_第3页
浅谈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_第4页
浅谈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题】浅谈屮国近现代歌剧的发展【作者】赵晓梅【关键词】中国歌剧音乐发展【指导老师】熊陈【专业】音乐学【正文】引言歌剧是一种独特而华美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门类截然不同。电影、戏剧、芭蕾和音乐会祁不能与之相比。歌剧是把许多性质截然不同的成分——独唱、重唱、合唱、灯光、设计、乐队、动作和舞蹈——子以综合來获得生命力的,它也许是所有的表演艺术中最激动人心和令人销魂的。中国的新歌剧,是随着西方咅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來的,与中国的民歌、戏曲、民间音乐相融合,而在艺术上又遵循西洋歌剧的原则,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歌剧”。中国新歌剧在

2、秧歌剧的基础上,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许多表现特点和民间音乐的精华,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充分运用大型乐队,结合独卩n、重唱、合唱、对唱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演绎故事情节,深入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经过几代剧作家和音乐家的努力奋斗,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概括起来,中国歌剧的发展大致町以分为三个时期,其实我个人认为应该分为四个时期。就是20年代的“萌芽期”和其后15年的“探索期”。在这个吋期里,以及在此基础上,1945年在延安产生了具冇中国民族特色,第一次较好地解决歌剧与屮国人民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白毛女》歌剧模式从而使中国歌剧进入了“发展期

3、”;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形成了歌剧蓬勃发展的乂一个高潮;“文革”十年歌剧是一片死寂,那是歌剧艺术的慢慢黑夜,1976年以后的十年余间,歌剧在艰难屮挣扎,并慢慢复苏。一、中国歌剧的萌芽期“五四”以后,中国的音乐家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概念的的同吋,对西方歌剧这种体裁的出现形式结合着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开始进行大胆尝试。首先是黎锦辉£11920年开始编创并逐步形成的儿童歌舞剧这一体裁的出现。这类作品,尽管是为儿童写的,而且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歌剧,但是它有情节、有人有专门为几个登场人物在规定情节中抒发此时此地的心情而没设计的独唱、

4、对唱、齐唱,以及载歌载舞的场面、纯舞蹈的场面、个人内心独白的场面等等。因此,它基本上具备了歌剧的一些主要特征,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黎锦辉在8年间先后完成了12部儿童歌舞剧,为屮国新歌剧的创作,积累了最早的经验,揭开了屮国歌剧发展史的第一页。(一)黎锦辉儿童歌舞剧的创造背景黎锦辉能创造出儿童歌舞剧,为他广泛参与社会音乐生活是分不开的。在“在听乐前夕,一定阅读张越谷在《申报》上发表的这一次交响乐节目的介绍与说明“,并”经常观摩意人利米兰大歌舞团,美国丹尼斯古典歌舞团,法国邓肯舞蹈团和上海俄侨业余剧团演出的各种歌剧和舞剧”,他还

5、口学西方音乐的和声为作曲技法。于此同时,他又与当时的一些国乐团体有着经常而密切的联系,所有这些,使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新音乐的创造是应该“兼收并蓄的”。他在语专附小更多的接触儿童生活后,了解到小朋友们非常喜欢边歌边舞这种生动活泼的歌唱形式,就有意识地结合着民间音调创造出一种既有独唱乂有对唱,再加上舞蹈表演的“歌舞表演Illi”。这类作品的题材富于儿童牛活气息,旋律流畅、U语化、演出形式简单,深受小朋友的喜欢,特别是在学校中英为流行。其屮最著名的是《可怜的秋香》(1921),这首歌舞表演曲描写了一位牧羊女从小到老孤苦凄凉的一生,音

6、乐非常感人确如作者说:“若是唱的好,演得好,确实可以使人流泪”.演出时,孩子扮成秋香和小羊,旁有歌队伴唱,音乐抒情而朴素,这首表演曲在全国城市的中小学校中产牛了很大的影响。其他像《吹泡泡》,《努力》等深受中、小学生欢迎的歌舞表演作品。黎锦辉创作儿童歌舞剧的用以除了向儿童推广国语这一首要FI的Z外,还在于“儿童的模仿的本能十分发达”,借演歌剧“可以训练儿童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可以养成儿童们守秩序与尊重艺术的好习惯”;另外,歌剧演出的“一切布最和化妆,都要儿童们亲H出力,这个,除开利用它采入手工、图画??????以外,还可以

7、锻炼他们的思想清楚、处事敏捷的才能;还有“学校小表演高尚的歌剧是是学校屮最冇价值的举动”,而H.“对于社会教育冇极大的帮助,??????可以使民众渐生尊重一切艺术的心情。他的笫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就是基于这些考虑而创作的。早在1920年,此作就曾在开封一师和女师附小排演过那时只是一种略具歌剧雏型的“表情唱歌”,经过多次演出试验和加工修改,逐渐成为歌舞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是童话寓言式的,音乐既有学堂乐歌吋期外来音调的在加工,又有民间曲牌的改编,基本采用的是II」曲填词的方法。(二)黎锦辉儿童歌舞剧的代表作及意义这些曲调

8、的选用和填词按排都恰到好处,使人听来亲切H然,较好地表达了剧中人物情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接着,他先后创作了《葡萄仙子》(1922年)、《明月Z夜》(1923年)、《三蝴蝶》(1924年)、《神仙妹妹》(1925年)、《最后的胜利》(1927年)、《小小画家》(1927年)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