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

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

ID:45941011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_第1页
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_第2页
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_第3页
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速生校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摘要:随着桜树使用功能的不断开发,其种植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桜树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树种之一,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也较大,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速生桜树的种植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合理改进种植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能有效提高其产量,对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速生桜树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关键词:速生桜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1速生桜树的栽培技术1.1整地整地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让土壤变的通透,有效的清除杂草,增

2、强土壤蓄水能力,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整地效果尤为明显。在幼林阶段,整地可以增加土壤肥料的转换率,减少根系生长阻力,从而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传统的整地通常是以人工为主,近年來,机械化整地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对整地效率、效果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对桜树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消除朵草的过程屮也消灭了不少冇益生物。1.2挖坑栽植密度对桜树的最终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挖坑则决定了最终栽培密度。在挖坑时,要根据速生桜树的种植年限和品种生长特性來决定挖坑间距,保证桜树在生长中具有合理的通透性,还要避免因栽植密度过小而浪费土壤

3、肥力。通常,挖坑密度可为行株距3mX2m,挖坑规格为50cmX50cmX40cm,品字形排列。此外,还要防止挖坑造成水土流失,做到先整地,后挖坑,且坑底深度应深于40cm。1.3施肥速生桜树生长速度快,对肥料的需求也较高,因此,合理施肥对提高桜树生长速度十分关键。在施肥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在满足桜树生长的前提下追求最小的肥料使用量。因此,在研究施肥技术时不但要研究施肥具体方法,述要确定植株所需肥料。首先,要重视基肥使用,基肥通常是发酵后的城市生活垃圾或厩肥,这些肥料具有缓释性,因此可在种植前1个月施肥,在回填土时还可

4、以穴施的方式将镀磷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入。需要注意的是,幼苗期的枝树根系比较脆弱,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幼苗根系,导致烧根。速生桜树前3年需要的肥力较多,可在首次施肥后40天进行首次追肥,若前期施肥屮含氮量较多,则可适当延后首次追肥时间。以后的追肥要依据樓树长势,尤其是树冠郁闭程度来决定追肥时机与追肥量。此外,为避免林间杂草争夺肥力,须进行及时的除草作业。1.4种植在整地并实施基肥后,要选释合适的种植时间。春季温度适宜,雨水充沛,桜树树苗成活率较高,是较为理想的造林时间。在种植时,首先要选择健壮的幼苗,并进行防病、防虫处理,保持幼

5、苗湿润,在种植时做到脱袋、深栽、压实。其后,应根据桜树树苗的成活率进行补栽。1.5抚育按树苗在栽植成功后的3~6个月内,长势还较弱,为保证幼苗能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要注意清除杂草,避免其与树苗竞争生长元素,一且春季正是杂草生长旺季,除草是必须工作。同时,为保证土壤肥力的释放,还要进行松土作业,在作业时应注意与树苗根部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伤害根部。2速生桜树病虫害的防治2.1速生檢树病害的防治焦枯病、青枯病、茎腐病、灰霉病是速生桜树的常见病害。焦枯病主要表现为健康组织与病斑的交界处存在灰绿色水渍,叶片快干枯掉落。青枯病可发生于速

6、生樓树的整个成长周期,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部叶片呈失水状萎蔦、干枯、下垂,几天内即会枯死。茎腐病的表现为植株茎基部出现白色水渍状病斑,随后变成褐色,黑色。灰霉病的表现为植株表面形成真菌霉状物。速生桜树的病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首先要在种植过程屮进行彻底消毒,防治病菌随苗木被带入,还应保持种植区排水系统的正常,切断病菌传播途径。还应注意合理施肥。此外,还可选择波尔多液、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化学药剂杀菌。2.2速生檢树虫害的防治土栖白蚁是速生桜树常见的虫害,通常发生在幼林阶段,白蚁首先危害幼株根茎,再转向地表和

7、地上并沿表土剥食主根与倒根,最终使幼苗无法输送营养而死。蚁害的防治耍以防为主,药饵诱杀。在造林时,可在穴中放置3~4g克百威,与土壤基肥混合填穴,每667m2可用药0.35kg。在造林后,可将2g克百威放置于距树兜距离5m处,每667m2用药0.22kg,用药时应注意避免药粉接触树苗导致发生药害。速生枝树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合理的栽培技术对提高桜树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速生桜树种植与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其最终产量,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能达到快速增产的目的。参考文献1吴耀科•枝树栽培技术管理

8、研究[J]•吉林农业,2010(11)2林方良•几种不同桜树在福建省中部区域引种适应性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9(2)(责任编辑王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