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创作

浅谈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创作

ID:45947118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创作_第1页
浅谈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创作_第2页
浅谈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创作_第3页
浅谈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创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创作摘要:十九世纪的法国在欧洲画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艺术越来越紧密地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为了追求真实性,以柯罗,卢梭,杜比尼,特罗容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画家,齐聚巴黎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他们遵循“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创作原则,在大自然中直接进行风景画的创作,构建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一一巴比松画派。文中将対其创作原则与美学特征进行相关的阐述。关键词:现实主义;巴比松画派;柯罗;卢梭;杜比尼;米勒;风景画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81-01一、巴比松的地域环境及人文环境

2、19世纪的法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革,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与资产阶级进行直接的对抗。人们开始对资产阶级的各种生活方式产生不满,要求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巴比松是位于法国巴黎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在激荡的历史洪流屮显得格外安静、祥和。它位于著名的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处,以其优美的风景吸引了大批的画家在那里作画,其至定居于此,形成文明于世的巴比松画派。二、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在欧洲,风景画最早是在古希腊、罗马的宗教神话故事中以“背景”的身份出现的。直到17世纪,以纯粹描绘乡村景色的荷兰风景画的出现,它才真正从“背景”中独立出来。18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风景画,也在

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风景画的发展。到了19世纪屮期,一批不满现实的年轻艺术家,他们满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真诚,先后来到了巴比松,这个巴黎南郊五十多公里处的小村庄。他们酷爱大自然,坚决反对学院派虚假造作的历史风景画程式,提出了“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宣言,决定以自然为师,直接描绘真实动人的自然美景和田园风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巴比松画派。其朴素自然的画风,开创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事实上,巴比松画派只是一个泛指的名称,而非一个具体的组织。不像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那样有明确的行动纲领,只是山于共同的兴趣与追求,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柯罗(1796

4、-1875)生于巴黎,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妇女时装店,小有资产,这也为他的艺术生涯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卢梭(1812-1867)是一个富有哲学气息的艺术家,他于1812年生于巴黎,其父是个裁缝,母亲的亲属中有画家和雕刻家,把他带上了艺术的大道。1866年卢梭当选为沙龙评审委员,1867年任万国博览会展览评审委员会主席,他的艺术也达到了顶峰。米勒(1814-1875)牛于诺曼底的-个村庄,十九岁时到瑟堡学画,二十一岁得到了瑟堡市的政府奖学金赴巴黎学画。他于1849年定居于巴比松村,并终老于此。他以与生俱来的农民天性,在这块土地上扎下了根,他用农民的情感描绘了这里

5、的风景和劳动的人民。杜比尼(1817-1878)出生于法国一个艺术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画,巴比松画派代表人物。三、客观现实的真实描绘进入19世纪,随着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人们开始以冷静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此时,追求高贵典雅的新古典主义以及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都与时代生活相背离,艺术中以描绘现实生活为最高原则的现实主义运动出现了。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始于巴比松画派,因为它更加注重普通风景、平常百姓,侣导客观、真实地去观察和描绘生活。它既不像古典主义那样严格遵循美的模式描绘牛活,也不像浪漫主义那样按照主观意愿将生活理想化,而是真实地反映生活,描绘朴素、自然

6、的现实。四、画家情感的真实倾注柯罗认为“真实性一一这是艺术的一部分,感情一是对真实性的补充。首先要在大自然中探索物的形,然后是色彩、调子的关系,然后考虑怎样画,而所冇这一切都应该服从使你激动的感情。'赋予形象以使你感到激动的那种外貌”。卢梭善于将人的情绪寓于画面的风景之中。米勒出生在农村,对乡村生活有天生的亲近,能深入理解农民生活的甘苦。米勒的作品中有着伤感的诗意,如播种者、拾穗者、晚钟人物身后的背景,这些带看人民辛勤而艰苦劳作印记的土地,具有宁静而伟大的气息,有看纪念碑式的庄严感。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坚持现实主义思想,对景写生,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A己的真

7、实情感一就是对大口然,对那片生活的土地的热爱。五、巴比松画派的历史价值巴比松画派真实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美好,并从中流露出対自然风景的热爱,与新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和浪漫主义的夸张美形成鲜明的对比,开拓了另一种题材领域与创作方法,开创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它还为印象派绘画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色彩表现树立了里程碑。参考文献:[1]尼雅?雅沃尔斯卡娅.巴比松派风景画•孙越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