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

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

ID:45952443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_第1页
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_第2页
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_第3页
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_第4页
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上小练笔的几个着眼点摘要: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如果仅仅靠平时屈指可数的单元主题习作训练,是根本不可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那么,课堂小练笔无疑是一个积极有效地革新,若能找准训练点,它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相融的环境屮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较高习作能力。关键词:课堂练笔;训练点;实效性;写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53-01课堂

2、练笔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以悟促读、以读促写,是学生真正融入文本角色Z中,再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于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因此,课堂小练笔若是安排合理,落实有效,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冇效途径之一。然而,由于课堂小练笔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快等特点,教师易操作,眼下在我们中高段的语文课堂上,真可谓是小练笔泛滥。练笔成了一种赶时髦,流于形式。又由于课堂练笔篇幅数量多,许多教师并没有多少时间能给孩子

3、细细批阅,因而练笔后的评价也流域形式。这样的练笔实则上就变成了〃洋快餐〃,毫无营养价值,弃之也不可惜。那么,小练笔作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该如何发挥它的实效性,让它真正为课堂增光添彩?本人认为必须以文本为依据,找准练笔的训练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开启学生的练笔欲架,让学生进行丰富、活泼的有效性练笔。结合自身学习和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训练点:1•填补空白,提高学生个性化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课篇等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留下些悬念,即是作者所留下的一些〃空白〃。这些地方正是

4、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含蓄的地方。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阅读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心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捕捉文书〃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口点进行练笔训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孔子拜师》叙述了孔子历尽千辛万若,终于从曲阜走到洛阳,拜大思家老子为师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无止境的人物品行。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H夜兼程,终于走到了洛阳。〃其中,〃风餐露宿〃、〃口夜兼程〃、〃终于〃等词引发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章并没有対英展开具体的描写,这正是对学生展开想象

5、进行课堂练笔的〃空白点〃。我让学牛思考:在拜师途屮,孔了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乂是怎样克服的?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并且借助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练笔。一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孔子途径,渴了,饿了,累了,O又一天,烈口炎炎,酷暑难耐,孔子途径,渴了饿了,累了,白天,晚上O此时,呈现在孩子脑海里的是孔子拜师途中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孔子的崇敬Z情。这样的练笔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内容又与文本紧密相连,是让学生真正走进故事中去,不但激发了孩子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又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训练。2•仿写

6、,提高学生语言的迁移能力许多孩子为什么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因为他们无话可写,或者说有内容却也不知如何写,即要么无索材要么找不到习作方法。因此,在学生初学作文阶段,仿写便显得由为重要。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片苦》中说:〃我常常抄袭,说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方法,加强学生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读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技能,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如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这是一首现代诗,课文通过作者抓住秋天里人自然

7、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这时的练笔训练点,便可通过对文章的仿写,让孩子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诗歌的形式,我是这样引导的:是啊,秋的声音还在哪里呢?请你也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来写一写。在优美的背景声中,孩子们一个个俨然都成了小诗人。有的写到:听听,秋的声音,秋雨拨动了琴弦,〃淅沥〃,〃沙沙〃那是大地唱起了欢歌。还有的写道:听听,秋的声音,苹果羞红了脸,〃嘻嘻〃那是带给人们丰收的歌吟。再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之后,可对学生进行排比句式的迁移运用,让学生仿照描写漓江〃静、清、绿〃的特点进行练笔,描吗自己熟悉的景物。学生有话可

8、说,有法可依,兴趣盎然。后来,他们还把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单元习作当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习了《颐和园》,可引导学习采用文章〃移步换景〃的方式进步练笔,学习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又可引导学生采用〃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