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

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

ID:45955056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_第1页
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_第2页
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_第3页
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_第4页
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使文科生喜欢数学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严密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它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抽象的,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甚至不少学生觉得数学是枯燥的,难以将数学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不好数学,学不懂数学。特别是上了高中的文科生,更是如此。为什么文科生学不好数学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文科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学生认为数学这门学科枯燥无味,与生活相距甚远。2.文科生数学基础差。很多文科学生初中数学学习就相对吃力,从初中到高中知识更加衔接不上,所以选择了文科。3•文科生对数学学习

2、没有信心。认为数学太抽象,太高不可攀T,自己彻底没有能力学好数学。4.教师与学生难以达到心灵上的吻合。教师所讲的,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没有真正理解教师的指令。日复一日,最后就彻底放弃数学的学习。5.文科生所接触的理性思维少。到了高中,文科生相对注重高考科目,语言类的科目,如政、史、地等,而理性的,抽象的科目接触要少,形成理性的思维较困难。面对此种情况,我认为让文科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课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让学生知道数学学习是有趣的,作为一个文科生是可以学好数学的。那么,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我认为作为高中文科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知道文科生也能学习数学,学懂数学,学好数学。一.新课导入文科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很重要。很多文科生由于数学基础不好对数学课相对比较排斥,所以怎样激发学牛的好奇心求知欲,抵消他们的排斥畏惧心理便成为学生学好一节课的关键。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那么,如何使学牛“思”?这就要求我们任课的教师有一个

4、好的导入,它将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引着学生跟着思考接下来的新内容,反乙当学生又看到了他们所“熟悉”的数学课,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影响整个数学教学目标的完成。例如,我们可以釆用文科生较为熟悉的,语言文字类的导入,釆用引史讲故法,讲授新课时,结合课题内容先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者讲述一些生动的数学典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数学与文科的距离。比如,在讲授“无理数的概念”时,可以讲一讲无理数的产生及其发现者希伯斯为捍卫真理而不畏强暴地宣传自己观点的精神,这对学生來说,课题吸引了他们

5、,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诱发了学生想了解希伯斯所发现的无理数,进而想学习这节课。乂如,我们还可以采用较浅显的,较为基础的,对丁•文科生也很熟悉的数学知识来引导新课。例如,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计算从1加到10,來体会前n项和的含义。这个引导非常基础,基础到有小学数学知识水平的学生都可以解决,这样使学生在心理上认为“我可以学得会”,“我能听得懂”学生没有了“高”、“深”的印象,产生了学习的信心,自然愿意跟着学。二、新课的讲解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

6、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我们要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考方法,我们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数学现象,如优惠措施、体彩的中奖率、室内宣传与室外宣传哪个利润更大等理解的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如教学“随机事件”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

7、游戏:在一个黑色的袋子中装4个红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中随机拿出一个球问:(1)你会摸到什么球?(学生猜:我肯定摸红的,我肯定摸白的……)(2)若两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岀红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针对上述问题让全班同学参与了摸球游戏,并做到记录、汇总,最终的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教师接着还可以继续引导,这类似于抓彩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计算我们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自胜的信心去解决各

8、种知识难关。这样文科生也会感觉到数学和语文一样来自生活来自实际,并不是抽象的,遥不可及的。又如,在讲授幕函数前,教师把厚度为0.01毫米的薄纸演示对折,然后问:“请同学们估计,若对折32次后,将有多厚?”学生有的说:“电线杆那么高”,“五层楼那么高”,……o最后教师指出:“比世界最高峰一珠穆郎玛峰还高得多!”,学生不信,教师及时提出:“如果利用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一--幕函数,你会很快算出结果的。”这时学生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