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

ID:45955819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_第1页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_第2页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_第3页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_第4页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摘要:散文化小说具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新特点,无论在语言、内容上,还是在情节结构上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木文以一些散文化小说中的名篇为例,简明的阐述了散文化小说在情节和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征。关键词:散文化小说;情节;结构;特征汪曾祺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我们都很喜欢他,喜欢他为我们营造的那些恬淡和谐的水墨画。正是他的出现一扫〃伤痕〃、〃反思〃的浪潮,使人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小说〃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成

2、功实践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典范,使得一批具有共同审美理想的人涌现,于是散文化小说渐渐成为一种当代小说史上的流派之一。但是对于散文化小说,目前仍有很多人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有人认为散文化小说就是〃由鲁迅所开创,展开于乡土写实小说、乡土抒情小说和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我抒情小说中〃,[1]也有人认为〃所谓散文化小说,即用散文和诗的笔法写成、具有诗的意味和意境、生于抒情的小说,亦称为散文诗式小说或诗化小说〃,[2]其至有很多人都会将散文化小说同〃乡土小说〃、〃抒情小说〃、〃风俗小说〃相混淆。对于情节,马克思、

3、恩格斯认为它〃是戏剧及叙事性作品的重要审美因素,必须具备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和丰富性等审美特征〃。[4]这条原则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指导着很多作家的创作,人们一致的心理是没有情节就没有故申,没有故事小说也就无法存在。可是散文化小说的出现,却极大的冲击了这个观点的基石。胡亚敏教授将小说的情节类型划分为线性情节和非线性情节两种,对于线性情节我们都不陌生,我们非常熟悉的四大名著都是采用了线性情节。而非线性情节是〃相对线型而言的,是对传统的故事型情节的一种冲击。它表现为线型情节的紊乱或隐

4、退,其基本特征为打乱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淡化人物和情节。〃[5]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非线性情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情节,而只是缺少清晰完整的故事情节。汪曾棋曾经说过:〃我的一些小说不大像小说,或者根本就不是小说。有些只是人物素描。我不善于讲故事。我也不太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大真实。我的初期的小说,只是相当客观地记录对一些人的印象,对我所未见的,不了解的,不去以意为之作过多的补充。后来稍稍展开一些,有较多的虚构,也有一点点情节。〃[6]他的这段话表明散文化小说

5、不追求情节,但也不表明没有情节,如果要归类,散文化小说的情节当然要归入非线性情节。在散文化小说中情节是以隐退的方式出现的,构成故事的情节没有明确的起点,也没冇固定的终点。比如在何立伟的小说《白色鸟》屮,我们看到的情节是两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在夏日宁静的河边玩耍。一声批斗的锣声将深藏的情节拉扯出来,但是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模式继续写这个情节,反而戛然而止。这就给小说的情节留下了空白,如同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给人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在情节的组织上,散文化小说不是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连接,也不是以因果关系连

6、接,而是以〃反因果的关系〃来连接的。关于反因果连接,胡亚敏指出,〃反因果连接也不失为因果连接的一种变体,主要表现为因果关系的淡化和歪曲〃[7]具体来说散文化小说的情节方式还是〃淡化〃,情节自山敷衍,取消了戏剧性情节,同时散文化小说也放弃了传统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情节模式,叙述的只是生活的自然流程。刘姗在《文心雕龙?定势》屮有言:〃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Z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

7、文章体势,如斯而已。〃[8]在他看來文章的体式是按照作家的思想來创造和选择的。同样的,作家采取何种情节,也是意在笔先的〃因情而题〃,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散文化小说作家选择这样的情节也是表达感情的需耍。那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具有怎样的特征呢?简单来说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可以概括为〃弱化〃,这种弱化休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散文化小说无情节。比如汪曾祺的《幽冥钟》不过是一点点情绪点染而成,没有人物,更没有情节;汪曾祺的《輕大胖了》有人物,但却没冇连贯的故事,只是一个个生活的小片断;邓刚

8、的《迷人的海》中海如何迷人?人与海Z间有什么故事?老小两代海碰子Z间似乎也没有什么大故事可言;阿城的《雪山》中的人物也是不定的,我们只看到一个影影绰绰的行走的影子,自然也没有什么情节来构成故事了。迟子建的《守灵人不说话》中,守灵人为什么不说话,并不是由情节来诉诸读者的。刘庆邦的《春天的仪式》不过是在借星采的眼睛写三月三这个赶集的日子以及星采的那点小儿女心思第二个方面是情节的缺失,小说有情节但情节不完整。比如在何立伟的小说《白色鸟》中,作者讲到外婆的故事,文中提到〃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乡下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