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心球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浅谈实心球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ID:45955985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实心球教学中的一点体会_第1页
浅谈实心球教学中的一点体会_第2页
浅谈实心球教学中的一点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实心球教学中的一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实心球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摘要:“原地掷实心球”在检测屮学生身体素质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项枯燥乂乏味的体育项目,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掌握正确的训练技术,提高掷实心球的远度呢?在此,就实心球投掷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探讨,旨在共同提高。关键词:原地掷实心球;教学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体会掷实心球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很基本的投掷练习内容,是锻炼学生上肢力量、腰腹肌力量以及囱调性要求很强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在近几年的升学体育考试中,投掷实心球也是考试项目之一。如何使实心球掷的更远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和训练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认为,

2、要使实心球掷的远,首先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明确掷实心球技术动作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心球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和动作方法。掌握好持球、预备姿势、预摆动作和最后用力的动作。注意全身的协调配合和协调用力。二、如何提高掷实心球的成绩,谈谈我在教学及训练中的儿种练习方法1•动作技术练习。(1)徒手模仿练习,主要用于体会动作,特别是头的位置与视觉的方向。眼一定要看前上方,此点力求认真体会。投掷时一旦眼看到地,投掷效果一定不好。(2)挥臂练习,要求两臂挥至前额上方即停,用以练习出手时机,掌握球出手的角度。(3)完整动

3、作练习,一定要注意几个技术环节:一是出手时两臂一定要在头的两侧,手在前额上方;二是头的姿态,头一定要稍扬起,目视前上方;三是身体一定要成反弓,两腿协调地做出蹬地撑起的动作,这样才能投远。2•利用器械进行练习。(1)双手头上持球躺在小垫子上,两膝弯曲似仰卧起坐动作,用力做仰卧起坐动作,当上体起到近垂直部位时,两手用力把球从头前上方掷出。要求手臂要直,掷球时甩腕拨指,头要抬,眼看前上方;(2)双腿跪在小垫子上,双手持球濟仰形成背弓,收腹前震上体同时,持球双臂顺势向前上方挥臂,双手挥至头前上方时,快速拨指扣腕将球掷出,过程中要抬头,眼看前上方;(3)持球站立练习,

4、在练习者的前面3〜5米处,安放一排球网架,根据学生个子的高矮,选择适当的投掷位置站立,练习持球、预摆、最后用力的连续动作,要求投掷者练习过程中,抬头,眼看前上方,蹬地、送趣、腰腹急震、挥臂拨指甩腕动作连贯,挥臂球在头前上方出手,球要在排球网的上方飞出,要有抛物线。旨在练习掷球动作的连续性和出手角度。3•力量素质练习。(1)上肢力量:可采用俯卧撑、举哑铃来练习,男生30个/组,女生20个/组,每组间歇2分钟,做3〜4组。(2)腰腹肌力量练习: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一头起来进行。练习时要求在动作到位的基础上,强调速度爆发力。力量好的学生,可手持实心球进行练习,效果会

5、更好。男生30个/分钟,女生20个/分钟,每组间歇3分钟,做3组。(3)下肢力量练习:①距离20〜30米的连续蛙跳和单腿跳,要求动作到位、连贯;每次练习间歇1分钟,做5次。②30-50米距离的快速跑,要求全力冲刺,每次间歇2分钟,做5组。4•练习注意事项。(1)注意练习场地及周围坏境的情况,在确认无人从投掷方向经过时再练习,确保练习安全。(2)练习前要把肩、腰、競充分活动开,防止伤害事故。练习时要注意自己的技术动作,认真体会;最好能与同学一起练习,以便互相指正。(3)提高力量的练习要经常进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怛。三、学生容易出现

6、的问题及纠正方法1・投掷实心球时手腕手指无丿J。原因:持球手指完全放松,手指手腕力量差。纠正方法:要求持球握球时两手手指适度紧张,可以用铅球进行抓握练习,发展手腕、手指的力量。2.投掷实心球时两肘关节过早下降或丿11小臂现象,造成出手角度过小。原因:球出手时肩部前移过早,上臂用力不当,使球出手点低,投掷近。纠正方法「两个肘关节不能过早弯曲,投球时不能低头,眼看前上方。3•投掷实心球时腰腹收缩与两臂用力不协调。原因:投掷时单纯用两臂力量将球投出,而腰腹没有协调做动作。纠止方法:先进行徒手练习,注意蹬地、收腹,投球协调,再由轻球到重球进行练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屮

7、,用以上方法教学,指导学牛练习、训练,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参与练习和训练,在中考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总Z,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主参加到教学实践中來,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徐继军•实心球教学体会[J]•新课程:教师,2008(03).(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七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