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ID:45956077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_第1页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_第2页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_第3页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_第4页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摘要: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搞好城市规划,需耍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与设计原则、规划内容及设计要点等,以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设计;城市化;设计原则;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正在我国蓬勃展开,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乂将经济学

2、、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将自然、人、城市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利共生结构。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屮的协调及统一,并使建筑成为生态城市屮的一部分。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70年代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模式和理论,即生态城市是“自然与技术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

3、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作为自然、城市、人融为一体的有机体,生态城市的规划必须导入社会、经济、生态的因素,并以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推动城市生态化。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屮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耍的作用,己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

4、体。生态城市规划应遵循的设计原则1.1控制城市的占地规模。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中最基本的内容,它兼具经济生态与自然生态两重属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平均的耕地的30%,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建设城市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从科学角度出发,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优利用功能,合理地规划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和英他类别用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土地支撑。2.2合理地布局城镇体系。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以屮心城市为基础来规划城镇,确定区域中各城镇的规模、地位、等级

5、、作用以及职能分工,以中心城市的繁荣发展,来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快速发展,达到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的目标。2.3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城市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生态规划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品质和可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必须贯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成型。效率则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2.4以环境为本,坚持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城市规划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维护地区原有的地理环境,

6、并充分发挥自然基础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与城市本身融为•体。提高城市建设的牛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实现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2.5发展生态住宅小区。生态城市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住宅小区是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内容,它用生态学原理去协调小区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关系,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2.6对城市文化历史的保护。在生态城市规划时,要根据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进行相应的科学改造。通过对城市人文,花草和历史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城市建设当中人文因素的积淀,增进城市市民对

7、城市建设更高的感知度和对城市的热爱,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城市氛围。1.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3.1高品质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其特性及时进行处置和处理,同时加强对烟尘排放和噪声污染的管理,进而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在减少排放量方面,可以采用物料平衡算法、生命周期法、实测法等方法來确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研究碳排放量可能降低的幅度,进而确定降低碳排放量的FI标。3.2高效率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客流和物流系统,快而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以及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

8、专业服务系统等相应配套。3.3高水准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社会服务、资源利用、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医疗保险、环境整治、治安防火等。保证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和人口规模适度,促进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4高度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备良好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冇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最基本的条件。3.5完备的绿地生态系统。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