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ID:45956575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_第1页
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_第2页
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_第3页
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_第4页
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江宁区陆郎中学丁希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化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口学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教学。下面就这个方面,本人谈儿点看法。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激发兴趣,唤起无意注意。子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对于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出观察要求,使学生对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科学的结论。观察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平时的训练。比

2、如,在绪言课上,安排一些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女口:可以选做"魔棒点灯”,“小猫捉迷藏”,学生会对神奇的实验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很好奇,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必须强调的是:针对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观察实验前要强调观察的重点,否则,往往容易造成好多人就是看看热闹,而达不到观察的目的。比如,在做镁条的燃烧实验时,学生往往只看到发光发热的现象,而忽略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所以,在实验前,一定要强调观察的内容。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但要有兴趣,而且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2

3、、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一些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地方,也需做些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建立表象。演示实验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让全班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或者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诸如在做“浓硫酸稀释”时,可以让大家都摸摸烧杯壁,就能体会到放出大量的热;又如,在理解“氢氧化钠易溶丁•水,且放热”时,放热不及浓硫酸溶于水时明显,但是可以用一块小纸片与一点点石蜡,垫在烧杯底部,在做氢氧化钠溶解时,不断地搅拌,过一会儿,端起烧杯,大家就会发现小纸片已粘在烧杯底部了,为什么?学生很

4、快得出结论: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石蜡熔化了,故纸片粘在烧杯底上了。事实证明:演示实验的效果就是“让事实说话”,用口己的感官去感受,去观察,这种感性认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之深刻,是其他方法望尘莫及的。演示实验是一种高效的实验方法,有明确的冃的性,而且成功率是100%。现在要求学生要有创新能力。不但要掌握知识的内容,而且要掌握知识的來龙去脉,即体验科学的过程。这一点演示实验就不及学生实验了。所以,有时我们也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并进实验。二、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1、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动手能力

5、的培养。初三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喜欢做实验。所以,开足开齐分组实验,有利于培养学工的实验动手能力,也有利于科学态度的培养。学生分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作多了学生往往会因为失去兴趣而敷衍了事,所以,经常做一些无明确答案的探索性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并进性(探索性)学生实验,科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些抽象概念光靠老师讲,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1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二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若把演示实验改成并进性学生实验,每人一根玻璃棒,两只烧杯,一盏酒精灯,按书上

6、要求做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而且很好理解饱和溶液的“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溶解该溶质”。学生只需把自己制得的氯化钠溶液再加点氯化钠固体,看其是否继续溶解,就知原溶液到底是否饱和。如已饱和,如何让其成为不饱和溶液,即让其能继续溶解氯化钠,采取的方法自己摸索。学生很快发现:给饱和氯化钠溶液加热,它又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了,说明:升高温度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如增加溶剂的量,即加水,原来的饱和溶液也可变成不饱和溶液了,说明:增加溶剂的量也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

7、和溶液。反之,如何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摸索也能得出满意的结论。从这个并进性实验可以看出:通过学工自己动手实验,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能沿着前人的探索过程继续前进,借此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沿着前人的探索过程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方法。三、注重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性实验是没有答案的,要求学工在“做中学”。新教材在以前的实验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探究性实验。就其中之一说说。象“铁的生锈的探究”,提前一周,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同学们不但兴趣浓厚,而且每天都会仔细地观察铁钉表

8、面的变化,丝毫不放过一丝细小的变化。大家争先恐后地汇报实验现象,等到上课时,只要提提问题就解决了。1、洁净的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2、洁净的铁钉放在有少量的(已煮沸的)水中;3、洁净的铁钉放在植物油中。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2中的水面以上的铁钉生锈了,1、3中的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由此可得出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有水、有空气接触,即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生锈。很显然学生通过在“做屮学”,不但了解了知识的本身,而且理解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只要做了,既掌握了知识,又对学过的知识具有准确地迁移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