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

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

ID:45957479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_第1页
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_第2页
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_第3页
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_第4页
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苏州城市化问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典范,苏州的城市化一直备受人们瞩目。从“苏南模式”到“开放样板”再到“小康典范”,这座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关键词:苏州城市化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城市化,即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丿力史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新屮国的城市化发展十分曲折,自1949年至今共经历了城市化起步、曲折、停滞、恢复、稳步以及快速发展等6个阶段。2011年

2、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在继工业化推动经济发展之后,迈入了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成长阶段。苏州城市化发展的历程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隋代始称苏州。2500年前,伍子胥在苏州建造“阖闾大城”,当时这座城市只有14.2平方公里,而今的苏州已经扩展到4467.3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300万。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早,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开发区建设推动城市化发展;进入21

3、世纪,提出全面实现城市化战略。截止至2010年苏州的城市化率跃升至70.5%,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苏南现代化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效,也给其他处于转型发展中的城市提供了模版。苏州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国际流行的城市化衡量标准是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1979年提出的“诺瑟姆曲线”。他把城市化过程分成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阶段,区域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状态,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低于25%;在中期阶段,农村人口开始人量进入城市,

4、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30%以上;在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城市人口增长处于稳定的发展时期,占区域总人口的60%以上。近年来,苏州市的城市化不断加速,并于2010年成功迈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在此过程屮,苏州的城市化虽然取得一系列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加速了这些问题的暴露,同时也给苏州的现代化Z路敲响了警钟。苏州的城市化扩张受到了资源环境的限制-直以来,苏州人引以为荣的是他们所拥有的国土面积不及全国的千分之一,却创造了超过全国2%的GDP。但是与此同时,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苏

5、州经济总量增加5倍的同时,耕地面积减少四分之一,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加近4倍,水消耗量增加3.6倍,废水和废气排放量增加0.9倍和4.6倍。土地等基本资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势必与加速的城市化产生尖锐的矛盾。如何在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Z间找到平衡,苏州市任重而道远。苏州的产业转型升级面临难题抑制了城市化的规模2006年,苏州市人均GDP就已经超过1万美元,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论,目前苏州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而根据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演进,由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此时城市化率向70%攀

6、升,服务业比重也将升至70%。然而苏州多数制造企业为“三来一补”委托加工。这些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加工环节,产甜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此外,相较于庞大的制造业,苏州的服务业比重偏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仅占服务业的45%,而同期的上海和深圳都超过T55%。产业转型升级面临问题,不仅仅抑制了工业化的发展,更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创新人才的缺乏制约了苏州的城市发展随着苏州市迈入了经济转型期,人才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专业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苏州的现代化发展。2008年,苏州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8万人,仅仅为深圳的三分之二;拥有高级技术职称

7、的人员仅占4.2%。而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仅为3.4%0苏州市在高端人才竞争中的劣势将阻碍其经济的转型和城市的发展。苏州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思路注重环境保护与建设随着资源与环境容量对苏州市未來发展的约束不断加强,改善现有的发展模式已迫在眉睫。2008年以来,苏州市启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确定了生态湿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3000多平方公里的禁止、限制开发的区域。但这并不足够,想耍在苏州市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就必须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战略,鼓励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向境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