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污水顶管井井底反砂处理的施工

浅谈污水顶管井井底反砂处理的施工

ID:45958560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污水顶管井井底反砂处理的施工_第1页
浅谈污水顶管井井底反砂处理的施工_第2页
浅谈污水顶管井井底反砂处理的施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污水顶管井井底反砂处理的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污水顶管井井底反砂处理的施工摘要:木工程顶管工作井在施工时出现反水、反砂现象,因该工作井在施工前四周已打了两排水泥搅拌桩,为了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需对该井进行堵水、堵砂措施一重新打高压旋喷桩。关键词:堵砂、堵水、防坍塌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在注浆法的基础上,应用高压喷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地基加固方法,于1970年始于13本。它是利用工程钻机钻孔作为导孔,将带有特殊喷嘴的喷射管插入设计处理深度后,用高压脉冲泵等高压发生装置,使浆液或水以20〜40MPa的高压流从喷嘴屮喷出,冲击切割土体。当能量大、速度快、呈脉动状的喷射流的动压超过土体结构强度时,土粒便从土体上剥落下来。一•部分细小的土粒

2、被喷射的浆液所置换,随着液流被带到土面上(俗称冒浆)。其余的土粒与浆液搅拌混合,并按一定的浆土比例和质量大小有规律的重新排列。待浆液凝固后,便在土小形成一固结体,固结体的形状与喷射流移动方向有关。高压旋喷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粘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等地基。当土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坚硕粘性土、大量植物根茎或有过多的用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使用程度。1、井底反水、反砂产生的原因当该顶管工作井开挖到底板位置时(井深约10米,井内孔7.2x4.5m),井底出现大量反砂、涌水现象,根据施工现场的观察以及地质资料所示,该现象主要是因为该井位置有约3〜5米厚的粉细砂

3、层,而且是刚好在我们准备对该工作井开挖施工底板Z前,曾下过一段时间的暴雨,工作井四周的土体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再加上施工吋又要把工作井里的水短吋间内全部抽干,井内的水随着逐渐减少,钢筋巾仝井壁及水泥搅拌桩承受的地下水压力以及土侧压力就逐渐增加,当井内水抽到井底时,井外的地下水压力过大,最终冲裂钢筋磴井壁旁的水泥搅拌桩,随着水的流动,造成了井底反水、反砂现象。开始时反水、反砂现象还是比较小。因为反出来的都是白色的粉细砂,而且离该井北边约12米处有一排居民房,为了防止该井的反水、反砂而造成对施工旁的居民房影响,也有可能会造成该工作井的井壁破裂、塌方等事故的发生,因此我项目部决定暂时停I上对该

4、井的继续施工,并立刻对该井内进行反灌水稳砂处理。2、堵水、堵漏的处理方法我项目部根据丿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既保证施工工期而乂保证井边居民房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决定安排高压旋喷桩机进场补桩、注浆加固井周边土体施工处理。其中处理方法如21):先在工作井轻护壁外四周(原水泥搅拌桩上)打一排深约16米(井底深9.8米),桩距30cm,密扣20cm的水泥高压旋喷桩。施工吋采取每米约4到5包水泥调浆,根据施工经验,每钻孔如能出现反浆现象即口J停止注浆施工,如按施工要求注浆都不能出现反浆现象,则可根据施工经验,尽量调小注浆压力(反浆、捉钻中间时间可采取多次停顿,反复捉钻),以利于水泥桩更好的成型,其中在

5、井边打桩时,桩与桩之间必须垂直、密扣,特别是在井的四个角的位置,需特殊加固;2):采用不排水法施工,用长臂勾机或抓斗进行清底、挖砂(开挖Z而必须待水泥旋喷桩成型达14天以上),在确保已开挖到位(达到设计开挖深度,而口要比设计深度深约30〜50cm)后,停止施工,并停工2到3天后再去测量,如井底反水、反砂现象停止、稳定,而且符合水下卷封底厚度要求,才可以用泵车进行水下栓封底施工,水下栓浇注完成后需等待14天以上才口J以抽水验底;3):如抽水验底还岀现反砂现彖,则在反砂位置进行注浆处理,以固化殓底板下松动的流砂层,防止碇底板下的地下水压冲破碇底板层,再次造成反水、反砂。施工吋的采用水泥注浆量、

6、压力的大小,应根据现场注浆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压力、水泥浆量,采用多次、间隔性注浆施工等方法。3、处理结果关于该工作井反砂、涌水情况的处理,我司有关领导非常重视,总工程师和冇关技术人员就该事曾多次到过现场,观察现场环境情况,研讨施工处理方案;监理和业主也非常重视,多次召集市质监站、设计院、当地建委、质监站、监理、施工等各方有关技术人员现场观察,并召开专题处理会议,讨论该井情况的具体处理施工方案等。经过上述处理方法完成后约14天再次抽水观察,发现该井的底板栓已完全封好,并没有出现反水、反砂现象,整体效果很好。4、注浆质量保证措施(1)注浆过程中对附近范围内的地表进行沉降隆起监控量测,随时调

7、整注浆参数防止沉井开裂及地表隆沉影响井架使用安全。(2)确保钻孔深度和角度,做好钻孔记录,为保证注浆效果奠定基础;(3)严格按照技术交底作业,按照注浆工艺流程施工,做好注浆记录确保孔口管与管壁Z间封闭密实,防止孔口处跑浆;注浆开始时宜采用小流量以免堵塞浆液渗透通道,注浆结束标准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注浆压力或注浆量,确保注浆质量。(4)注浆结束后,应综合分析钻孔注浆记录,并在出水量较大或注浆薄弱处打检查孔,检查注浆效果,如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