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

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

ID:45958602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_第1页
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_第2页
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_第3页
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_第4页
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文言文背诵方法指导[摘要]文言文背诵一直是学生望而生畏的学习任务。以《六国论》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背诵文言文五方法:联系史实法、难句译注法、化整为散法、提纲挈领法、反复诵读法。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这一任务。[关键词]文言文背诵联系史实难句译注化整为散提纲挈领反复诵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60012所谓文言文,第一个“文”,美好的意思;“言”,写、表述、记载的意思;第二个“文”,作品、文章的意思,表示文种。文言文指“美好的语言记载的作品、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2、底蕴和中华民族精神。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既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明确规定,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必经之路。背诵文言文是一种冃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人们在反复诵读之屮潜心涵泳,认知文字,疏通文脉,领悟作者的思想,领略作品的韵味,久而久之,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半富的感性认识,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然而,由于文言文与口常所用的白话文的隔膜,文言文背诵一直是学生不愿直面的难关,所以让学生爱上文言文,爱读文言文,进而顺利背诵文言文,是笔者多年来努力实现的目标。以《六国论》的教学与背诵指导为

3、例,笔者梳理岀以下几种方法。一、联系史实法《六国论》涉及战国末期秦嬴政吞并六国的史实,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学生若不熟悉的话,教学是很难展开的,更不用说背诵了。因此在上课前,笔者先板书了六国与秦国的地理位置图,并讲述故事如下:秦国因商鞅变法,日益强大,便有了向东扩张的野心。在具体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之计,形成“连横”之势;而六国也曾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下,共同对抗强秦,形成“合纵”之势,但这种联合并不巩固。韩、魏因紧靠强秦,直接被威胁和侵害,虽然割地求和,但分别于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被灭;接着为楚国,于公元前223年被灭;燕、赵武力抗争,奈何力量不

4、支,无力回天,于公元前222年被吞并;而齐国一直以明哲保身的姿态“观虎斗”,但“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于公元前221年消亡。这些史实的补充,首先激发了学生对文章极人的兴趣,其次使学生明确知道了“赂秦而力亏”的是哪几个国家,再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是如何体现的,也可从图中一一分清。所有这些,都为熟读文章、背诵文章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与情感基础。二、难句译注法《六国论》是北宋苏洵写的一篇策论文,文宁内容并不艰深,理解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有几个句子难度稍大,读起來有点拗口,需要更精细的讲解帮助记忆。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需注意的有词

5、组“以……为……”,译为“把……作为……”,实词“始”译为“才”,“速”译为“招致”。其屮“速”在现代汉语屮已经没冇了“招致”的意思,识记起来比较困难,可以联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来理解“招致”的意思。整句话理解T,原句本身的背诵也不难了。“洎牧以谗诛”,用直译法翻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以译注法辅助,一则明了此句停顿当为“洎/牧以谗诛”,二则知道“谗”字是隐含的被动词,此句是被动句。这个过程能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为背诵铺平道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Z所劫哉”,这是文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句子,学生往往被两个“为”绕晕,读错读漏读破句。第一个“为

6、”作动词,“治理”的意思,“为国者”译为“治理国家的人”,即统治者;第二个“为”与“所”构成词组“为……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整句话理解为“治理国家的人不耍被(敌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一经翻译,句子意思就明了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同时加深理解,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文言文有深入理解,陌生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熟悉理解的话,背诵也就没什么难度了。所以,难句译注法是背诵的冇力推手。三、化整为散法《六国论》全文共647字,若一下子提出全文背诵的目标,很多学生会望而却步,索性放弃,目标的提出就没有意义了。因此,笔者在讲课过

7、程中降低难度,化整为散,分小节落实背诵任务。以第三节为例,全文可分为三个背诵层次。“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可为第一层次,这部分是把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所亡”分别进行对比,并得出小结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讲解结朿,即刻给学生2分钟的自山诵读时间,学生把课文内容与板书相结合,快速识记,效果是很突出的。第二层“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诸侯)先祖父”得地之艰,与“诸侯”献地之易,语言辛辣幽默,学生读起来非常顺口,也非常快速地背诵出来。笫三层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比了“

8、诸侯Z地有限”与“暴秦Z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再以一生动形象的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