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

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

ID:45958764

大小: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_第1页
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_第2页
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_第3页
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_第4页
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建议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建筑业低碳化必将是当前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耍方向。本文给出了低碳建筑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建筑低碳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关键词:建筑;低碳化;内涵;路径;建议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人类创造大量的财富,但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近几年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低碳经济由于其具有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的优势,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重视。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低碳经济的发展措施,但建筑业低碳化还鲜有人提起。实际上我国每年的建筑碳

2、排放量占社会总碳的排放量的比重很大,大约在25%以上,仅次于工业排碳,因此,研究建筑低碳化的发展路径是很有必要的。1低碳建筑的内涵根据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以及低碳工业三大部分。低碳建筑并不是一个全新理念范畴,在我国建筑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低碳建筑在潜移默化的存在着,只是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定义它。现在我国陕北存在的窑洞、福建园楼等,都包含着融于口然、亲近自然的建筑理念,这些建筑简约、宜居,具有低碳环保的物理屈性。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低碳建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的人潮中,低碳建筑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客观上使低碳经济和低

3、碳建筑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新时代的低碳建筑必将包含低碳经济相关内容,否则,低碳建筑的内涵就是不完整、不精准的。国内建筑学家对低碳建筑的内涵做了很多研究,但是说法不一,大体上存在着三种论述:第一种是邢立轩、代月于2006年提出的建筑体系论,他们指出低碳建筑包含一系列的体系指标,主要体现在能效要高、排放要少、污染要少同时能耗也要少等,具体特征为宜居、舒适、通风、节能等[l]o第二种是最早由赵黛青等人于2010年提出的低碳策略论,他们指出人们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在保证人类光照、通风、温度等基本需求以及一些特殊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低耗材、低排放和低河染,节约资源,通过技

4、术的上的协调与整合,达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第三种是由李启明、欧晓星在2010年提出的建筑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低碳建筑是一种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较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建筑模式,需要做到污染低、能耗少以及少排放。笫四种是目前争议最多的理论,叫做建筑低排放理论。龙惟定在2010年指出建筑低排放分为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层面的解释,也是H前认同度较高的一种解释:在建筑使用中所排放的碳量要低标准,另一种是在广义层面的解释:建筑物在这整个寿命周期所排放的碳量耍尽可能低。曹小琳在2010年指出低碳建筑要在建筑设

5、计、使用能源、建筑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全方位进行低碳处理。蔡筱霜与许多建筑学家对低碳建筑的着眼点不同,其在2011年指出应该更加重视低碳建筑的输出,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低,而不是建筑输入的耗能要低。通过分析以上儿种观点,我们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发现建筑学家对低碳建筑有一个共性的认识:从广义的角度上看:大多数建筑学家对低碳建筑定义的出发点都是以建筑物从设计到使用过程屮进行理解的。从屮我们可以看出把握低碳建筑内涵的核心耍点是碳的低排放量,两个基木内容是能源要低能耗和高效率,最终的B的是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狭义上,低碳建筑就是建筑在使用运行过程中温室气体低

6、排放的建筑,大量的研究效果证明,建筑物的运行碳排放量是建筑物从设计到使用过程屮碳减排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研究狭义的低碳建筑,并探索低碳建筑发展的路径,对低碳建筑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2.1优化产能结构造成我国煤炭消耗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较高,建筑能源供给种类单一的主耍因素除了与我国资源禀赋有关外,低碳处理技术发展滞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的低碳技术起步相对于国外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大大阻碍了低碳技术在人们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从而使建筑业只能被动的依附于我国的资源禀赋,这不但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浪

7、费,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只有发展低碳技术才能优化产能结构,促进建筑业低碳化的发展。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可以从两方面对我国的建筑能源供给结构进行优化:首先,可以开发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可燃冰、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充实我国的能源结构,实现建筑业的低碳化;其次,可以改变煤的物理属性,如煤化气、石油的液态化等,使这些化石能源得到清洁,实现高碳消耗到低碳消耗的转变。2.2降低电力碳的排放量2.2.1促进技术进步,降低电力碳排放量我国日前有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以及核电等发电形式,在这其中,火力发电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也是碳排放量最高的一种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