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ID:45959471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1页
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2页
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3页
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4页
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受现场施工条件、工艺因素的制约,耗用模板、支撑材料较多,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较慢,工期较长,容易造成现浇板出现裂缝。从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混凝土配合比及质量、增大配筋率等方面进行防治,起到了较好效果。关键词:现浇板裂缝原因分析Abstract:cracksonsitecastingintegratedreason:theconstructioncondition,processbyfactors,template,supportingmaterialsconsumedmore,concretest

2、rengthincreasingataslowerspeed,timeislonger,easytocausethesitecastingintegratedcracks.Thequalityofrawmaterials,strictquality,increasewiththeratioofconcretereinforcementrateforpreventionandtreatmentandplayedagoodeffect.Keywords:sitecastingintegratedcrackcausesanalysis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

3、识码:A文章编号:近年來,预制殓楼板基本淘汰,全面采用了现浇楼板。现浇楼板结构整体性能、抗震性能等都有着与预制楼板无法比拟的优点,由于受现场施工条件、工艺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由于耗用模板、支撑材料较多,栓强度增长速度较慢,工期较长等原因,容易造成现浇楼板出现裂缝,轻者引起小三间渗漏,严重的可能会形成结构安全隐患。这已成为施工企业和用户烦恼的难题之一。一、造成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分析1、现挠楼板桧早期受损。现浇楼板栓的强度增长需要一定时间。由于工期紧,现场管理不完善等原因,在轮未达到足够的强度之前,增加楼板上的荷载,引起栓早期受损,从而产牛裂缝,而结构层的

4、裂缝是造成最终面层裂缝、渗漏的原因。秘早期强度受损主耍由以下儿种情况产生:(1)在新浇筑的碗上行人、走车而不铺设马道,脚手板,致使楼板在几乎没有有强度的情况下承受荷载。(2)由于模板、支撑耗用较多,为了抢进度而提前拆除部分隔层楼板的模板、支撑、造成作业面上的施工荷载及稔上层荷载往下传递,造成隔层的碇楼板早期受损。(3)底层室内回填土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未分层夯实,栓浇筑后模板支撑因回填土受水沉陷下落,使现浇楼板磴受损。(4)施丁荷载堆放过大,过于集中,造成楼板磴局部承受的集中荷载过大,超过设计考虑的荷载。2、施工中对负弯矩钢筋控制不严,造成碇裂缝。3、磴施

5、工质量问题造成楼板裂缝。碇水灰比过大,振捣不密实,施工缝留置位置方法不正确,养护不良等原因,造成楼板栓的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强度,造成蜂窝,裂缝等缺陷的出现。4、按设计规范规定,现浇殓楼板应按使用阶段“对裂缝发展有较高耍求的结构”进行设计,但有些设计人员在强度计算时不用弹性体系公式,而用塑性内力重分布公式,致使负弯矩设计不足,致使楼板出现裂缝。5、对于局部集中荷载考虑不周全,对隔断隔墙、垫层、填充层以及施工活荷载估计不足.致使楼板局部超负荷造成裂缝。二、防治措施1・严把原材料的质量与检验关(1)水泥: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说明书(合格证),并对其品种、级别、包装、

6、出厂日期进行检查,现场采样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采用水化热较低、早期强度低、含碱量低、抗裂性能好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同一•构件,同一施工部位亦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水泥。(2)粗细骨料:粗骨料进场后,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必要时述应检验其他指标: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3)钢筋进场后,进行外观检查并检查合格证,按照见证取样规定进行送样,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4)拌制水:宜采用饮用水,水质应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未经检验不得使用。(5)外加剂:

7、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批验收合格后分类存放,不得混放和混入杂物,选用时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及施工条件,结合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确泄其掺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加入水泥用量的2.5%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减少水化热,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口收缩。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多次试配,并进行收缩试验,通过対比确定最终配合比;配合比中水灰比不宜大于o・6,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o(2)釆用引气型外加剂,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于4%,以免降低混凝土强度。(3)当发现原材料质量冇较大变化

8、时,应重新进行试配,调整配合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确定适宜的坍落度,并派人现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