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ID:45959952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反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性,并付之于实践。对所学知识不断地进行反思,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同时,反思性教学还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三方相互协助,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有效实施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73任何知识在学习后,都必须经过主体的内化,重新构造新的知识体系,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而反

2、思则是知识构建的一个核心特征。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构建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反思达到一个又一个的构建,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思维水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关注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本文将从老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来简单阐述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1老师方而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引导着,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进行。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反思。1.1为学生搭建一个反思的平台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经常看到老师讲完后,学生埋头

3、做题耳,老师在学生之间走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给予指导。其实,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得到一定的反思机会,不懂的地方也是被老师直接告知了。老师应该舍得花费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知识还不是太懂,然后再集体讨论,讣学生在讨论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继而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分数中的单位“1”时,[56]是以()为单位“1”,把其中的()份读作()。这时,学生们就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1,5,六分Z五;-种是5,1,六分Z五。这两种答案本质上都是对的,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选择这两种答案的理由

4、,继而得出结论,并说明对于小学阶段來说,我们-般选择第一种方法,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此,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对知识的重新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1.2给学生营造反思的空间反思是需要时间和氛围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出反思的空间和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反思的乐趣,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交流、反思屮逐步的掌握、内化数学知识。最常见的契机包括以下儿种:①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口身进行探究反思,通过口身的学习来找到规律;②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在学习新知识后,学生的

5、思维比较活跃、气氛热烈,很有成就感,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最佳吋机。1.3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反思并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回顾和分析,而是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能够看到学习中的不足,并着力于解决其问题。一般來说,人们的反思主要包括经验技能、分析技能、实践技能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践技能,也是我们课堂上运用最多的技能。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吋,就可以给出许多组的角(有些和是180。,有些不是180°),让学生画出相应的三角形,放后进行规律的总结和反思。2学生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反思的具体执行者。在有老师

6、指导的前提下,学生也应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2.1建立错题集对于小学生來说,建立错题集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可以随时复习自己做错的题目,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学习失败的教训,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节省大量的吋间。2.2建立反思小组不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同学之间都应形成口己的反思小组,在组内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同学Z间的见解出现分歧时,或者对自己的观点持否定态度时,就可以及吋进行自我反思或者集体反思,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认识。3家长方面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学生形成反思意识和习惯起着极其

7、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在孩了遇到学校上的问题后,不能过分的责备或者迁就,而是要带领孩子一起面对问题,找到错误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后,及吋和孩了一起制定避免类似问题出现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家长还应参与到学生错题集的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屮。小学生自主力比较差,往往容易蒙混过关,起不到任何效果,这吋家长就要及时地监督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完成错题的整理、分析、归纳和复习。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反思性教学已经取得绝大多数老师的认可,但其实施的难度也相当大,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8、困难是短暂的,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就会进入良性的循环,取得优异的成绩。参考文献:[1]周海川•反思性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5,(8)・[2]邓建慧•初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8,(8).[3]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