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

ID:45961534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_第1页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_第2页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_第3页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_第4页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备部署。如何把中央的战略决策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去,是城建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要认真研究、规划和总结的重大实践课题。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框架、对策和建议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以改善农民生存坏境为缩小城乡差别的切入点,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面貌为目标,抓规划和谐村落入手,把新农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

2、和基础产业的发展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在抓好新农村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1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土地利用如何少占良田好土,探索出一条新农村的开发模式,更多、更好地将目前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转化成为建设用地,营造高质量而乂有别于一般新农村的居住环境,土地农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业内人土长期面对而又充满现实意义的课题。尽管开发土地农村较之平地有诸多不利,但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仍有很多优势的方面,因为它在创造空间形态和视角景观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在保护耕地、结合地形、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方面

3、有诸多的优势,本文就正确把握规划设计原则,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特色鲜明的景观体系等几方面探讨新农村的规划。2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的框架思路2.1把握实质、转变观念新农村建设的“新”字,即要有时代的特征,而不能简单理解为盖新楼、起新房。新农村的结构布局要顺应地形,依据不同的地表及内容设置不同规模的组团,充分顺应地形地势的变化及高低错落形成自由流畅而冇机的组团结构,各组团内部尽量分别配置具有独立风格的公共开敞空间,使各组团内住户都能方便地享受到邻里交往的乐趣。总体规划风貌要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自然观,体现出规划连续、恒久的

4、可行性。2.2提高认识,讲求实效新农村建设既不能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也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村容整洁”。同时,也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混同起来。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有的地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建设,最后搞得非城非乡,反而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山地特有的自然条件来展现新农村特色,尽可能保持原始地形进行建设,以突出生态环境,根据现状绿化及树木分布的特点,在道路拓宽时保护性的利用原有行道树,在详细规划过程中,建筑布局步行道的

5、设计尽量少伐树,以保留其原始的森林化植被,在此基础上考虑树木的更新与高档树种的替换,使形态较好的植物、植被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保留。2.3明晰产权,加强登记产权是地籍的主要内容,地籍是土地管理的基础,而土地登记又是地籍管理的核心。加强农村土地登记和产权制度建设,以明晰宅基地的确权和权能,这样既有利于土管执法部门依法行使职能,有效地制止多占土地的行为,规范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乂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山于农村宅基地大多数集中分布于村庄范围内,宅基地的变化也大多是在村庄范围内进行。因此,宅基地的登记应以目前宅基地使用

6、现状为依据,严格划分村庄和农田之间的界限范围,在村庄地籍调查和登记发证的基础上,建立起初始的宅基地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初始土地登记完成后,应根据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产权的权能变化发展状况,适时进行土地产权变更登记,最终形成较为规范的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产权登记管理制度。2.4完善法规,科学规划正确把握规划设计的原则。人文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重大,新农村布局受地形环境及绿化植被的影响极大。立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从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去综合挖掘、提炼当地的人文资源,在综合分析山地新农村的自然因素,空间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等意识形

7、态的基础上,注重整体与综合,使之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浓厚地方神韵、体现自己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的地方特色。同时强调新农村的弹性和动态原则,使新农村的发展具冇灵活的变化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连续性,既能遵循一定的模式逐步发展,也可各阶段相互组合,互不干涉,独立发展。一旦新农村结构形成以后,在其发展的各阶段,均能有效地承担其结构功能,它可以根据变化的需要进行自我更新和调节,它使新农村的建设、生态保护、文脉继承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持续发展,使整个城镇系统处于一个良好的运动过程中。同时这样做又能保存自身的特性,而不再是单纯地抄袭、模

8、仿和套用外地的规划模式。这种做法是对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2.5鼓励流转,完善市场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市土地构成我国土地市场的整体,城市活跃的土地市场对农村土地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宅基地(房屋)存在买卖、抵押、交换、租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