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doc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doc

ID:459725

大小:3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8-04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doc_第1页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doc_第2页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doc_第3页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doc_第4页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论文题目: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内容提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经过两年的研究与谈判,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终于达成共识,共在2001年11月文莱会议上正式宣布:在10内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本文从中国与东盟及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对东盟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的提议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东盟10+1的重要影响和发展方向。关键词:东盟区域合作一体化自由贸易区简介:朱容基总

2、理在2000年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先提出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以后经过双方努力,于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达成共识,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这是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东亚走向全面合作的开始,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在当今世界经济挑战面前争取实现双赢的重要举措,并将改变整个亚洲政治经济发展的路向,其意义十分重大。“1967年8月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国组建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盟已从初期的五国扩大到目前的10国。虽然东盟

3、发展的日益成就,多少填补了东亚经济合作的空白,但其规模和影响力远不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因此,经过两年的研究与谈判,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终于达成共识,共在2001年11月文莱会议上正式宣布:在10内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什么ASEAN不顾自身在东南亚地区促进具有本地区特色的20多年的经济区域主义的发展,而如此迅速地接受中国对FTA(自由贸易区)的提议;为什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上就达成了具有建设性的共识,有其深刻的内外背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有力推动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1950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转向以政府为主导的国与国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联合。如西欧国家建立的欧洲煤钢联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又有新的变化。一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通过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的流动而实现的相互开放,相互融合。二是指在客观的国际经济联系及结合的基础上,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为谋求共同利益或解决矛盾,通过条约、协议、谈判等而实现的经济联合。“贝尔·巴拉萨最早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五种形式,亦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

5、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他认为,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全球统一,将不同国家的经济整合成一个经济实体”。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远远落后于欧盟和北美,但19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东亚地区不同形式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国际市场和东盟内部都已发生真实而又清晰的变化,这些变化微妙改变了各国间的利益关系。同经济合作相关的成本和收益变化已毫不疑问地影响各成员国对AFTA的贷款供给。国际经济环境出现的新变化也影响东盟各国对地区经济合作的再认识。欧洲和北美洲经济集团的发展引起了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忧虑”。因此,东盟对中国“建

6、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议表现出极大了的兴趣。2、东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就东盟而言,东盟之所以对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寄予很大希望的“10+3”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之际,为摆脱困境,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而采取的一个务实的举措。“制度化的中、日、韩合作,“10+3”合作及东盟分别与日、韩“10+1”合作,目前尚难以取得真正突破,离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还很远。而比较现实可行的合作途径是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对待东盟与中、日、韩之间的“10+3”合作(亦即东亚合作)的态度,随着东

7、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在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酝酿阶段,地位处于上升期的东盟首倡“10+3”合作,明显具有将东南亚的区域合作扩大到整个东亚、以主导东亚合作、在APEC中与美国抗衡的意图。而使“10+3”合作由构想变为现实,则是其在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后,为摆脱困境,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而做出的一种现实选择。“东盟缺乏经济调节的实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暴露无疑。尽管一些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在危机中遭到重创,东盟仍然不能取得一致响应。更糟的是,一些成员国指责另一些国家对危机负责(马来西亚指责新加坡投资者抛售吉隆坡的股

8、票——与真实情况相悖)。另外,马来西亚对来自其它国家的强加控制,将资金扣留在本国,而不顾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东盟深刻地认识到,应对经济全球化靠单打独斗不行,在集体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时要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东盟国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