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

ID:45974399

大小:7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9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_第1页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_第2页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_第3页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_第4页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讨【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和训练,笔者用具体的事例来诠释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关键词】激发兴趣;教育无痕迹;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猜想【中图分类号1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2(-)背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不断创新是密切相关的,没冇前人的不断创新,就没有当今社会的兴盛,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历史和现实都

2、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型的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只有创新型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拥有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也就拥有了迎接未来科技挑战的实力。科学的历史和学科特点表明,科学学科教育,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功能。尽管学牛的知识不如老师丰富,但却很少保守思想,最具有创新精神,科学教师在塑造创新中华民族的现代灵魂上负有特殊使命!传统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老师讲课,苦口婆心,学生听课,如小和尚念经的一幕,这样的教学场面,让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老师受累,学生受罪。如何摆脱这种被动

3、的场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享受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值得我们一线任课老师探究的课题。(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中学生而言,创新可以理解为个体意义上有新意,如学生对某个问题有新的理解,在解题时发现一种新的解题方法、新的解题思路或独立设计一种新的方案等,都可认为是具冇新意的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此为起点。有一个成语叫做“熟能生巧”,意为熟练了之后能够以更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喜欢的东西,能欣然接受的知识他才能去认真思考,积极开拓思维,

4、所以,作为培养创造思维的基础就是先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1•挖掘学科人文教育,培养爱科学的情感。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无数的科学的发明,都源于科学家那种对科学真理的执著追求,视科学如生命的精神。阿基米德为探索皇冠的秘密,冥思苦想许多天没有结果,终于在浴缸洗澡时发现盛满的水外溢而找到了皇冠的秘密,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富兰克林为研究雷电现象,不惜生命,在雷雨天通过风筝把导线接到空中,从而揭示了雷电秘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结合这些科学家的故事,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史上重大发

5、现相关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懂得创新是科学的本质,创新來自于勇敢探索,來自于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道理木身是枯燥的,但是穿插故事和背景知识之后,这些定律也就变得有血有肉,让学生记忆深刻,并产生共鸣。2•设置冲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探究的热情。学生在学习科学之前,对很多自然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括了许多理解或误解。如浮力问题,学生在学习Z前早已有了感性认识,但常认为木块能浮在水面是因为木块所受浮力大,而铁块要沉下水是由于没有受浮力或受浮力小。这些似是而

6、非的前概念经常对正确概念的建立和巩固造成阻碍。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误解,造成思维冲突,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讲述浮力这一节内容时准备两个等大的铁块和木块,一把弹簧秤,让学生分别测出空气中两物块的重力,再分别放入水中测出拉力,分析这些数据,让学生得出结论一一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决定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比较,横向比较木块和铁块浮力没有多大意义。这一结论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相冲突,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异感,促使他们思考,探究一个个真相,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爱好。3•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

7、心理不设防。如果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疲劳。如果一个劲的提问,也会使学生心理紧张,严重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在教学中教师微笑面对学生,奠定和谐的氛围,以故事、典故,趣味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口觉投入问题的探究。例如:在讲授力的分解时,用视频引入:“一指断金”:一人把铁丝两端固定好,只用一根手指用力斩铁丝中点就令其断掉。这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说:其实你们也可以做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的好奇心就被激发起来,接下来的课便会顺理成章变成了学生主动

8、索取知识的过程了。教育而乂没有教育的痕迹,下课之后学生意犹未尽不让老师离开,那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如果对科学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对科学知识及规律有着强烈的拥有欲望,同时极力想将所学所知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来造福人类,就可能激发出创新潜能,产生出创新欲望。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思维训练学生爱上学习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前提,只有敞开了胸怀,対老师完全信任,爱上科学课,接下来的思维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