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

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

ID:45975075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_第1页
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_第2页
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_第3页
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_第4页
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策略探討摘要本文首先介紹瞭綠色生態園林的基本概念,並對其具有的特點進行瞭總結。然後就目前對綠色生態園林建設的相關策略進行探討和闡述關鍵詞綠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1綠色生態園林概述現代生態園林是以生態學和美學原理為基礎,以生態理念和以人為本原則為思想指導,是自然、生命科學與人文藝術結合的產物現代生態園林是按照城市的'‘立地條件”類型和植物的生物學特性,既將“綠色”自然風光引入城市,又有很好的“景觀”享受,在綠化的點綴和綠地的分佈上,使人們更直接和便捷現代城市生態圓林與一般的城市園林、綠化,在內涵、性質和作用上均發生瞭深刻的變化,因而具有生態性、觀賞性、系統

2、性、地方性、可持續性、不可替代性等特性1,1生態性生態園林就是把生態效益放在首位。園林、綠化本身具有生態效益,但這隻是植物形成本身的作用,而生態園林首先強調的是生態功能,是營造城市所依托的人工生態系統,是從維護城市碳氧平衡、吸收有害氣體、滯塵降塵、淨化空氣、殺菌、降低噪音、調節和改善城市氣候,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提高城市環境的舒適度,使人從視覺到感覺都有良好的體驗、心情愉快、身體健康等重要作用1,2觀賞性園林的美化功能和體現的文化價值是園林應具有的共性,也是人民群眾的需要和追求。觀賞性和藝術性是園林的特色傳統和靈魂。現代生態園林在強調生態效益的同時,也要以美學理論做指導,

3、營造綠色的自然美、生態美。要註重樹木等植被選擇,栽植。在生長階段的幹、枝、葉、花、果四季變化的形狀,色彩及其隨著氣候變化所產生的濃蔭、香味,而且這種變化是動態與靜態的交替1,3地方性地方性就是生態林建設的“因地制宜”,首先是因為樹木等植物的栽植、生長是需要一定的立地條件,土壤、氣候、水分、地形等不同,其選擇與適應性以及達到的效果也不同;再者一個地方有幾千年的歷史文脈,有地方文化的特色,這就更需要在生態園林中予以體現。城市生態園林的綠地生態系統是與城市的山、水、地貌、相協調,與文化傳統相結合,具有獨具特色的地方性1,4可持續性現代生態園林,是城市經濟、社會客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4、基礎。樹木等綠色植物生長規律的長期性,從栽植到生長其生態效益發揮的增大。景觀效益的日益顯示,都是一次栽植,長期受益,是一個永續利用的過程。綠地生態系統的形成,也在促進各個自然因子趨於良性循環,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2綠色生態園林建設策略探討2,1有效加強綠量、綠質建設,實現城市園林生態化2,1,1增加“綠量”建設所謂“綠量”既包括綠地面積大小,也包括綠地單位面積植物的生物量。(指單位面積內植物葉面積的數量)。或者說,綠量的大小取決於園林植物總葉面積的大小。這是決定綠化生態效益大小最具有實質性的因素。提高城市綠量,首先應從提高城市綠地的單位面積綠量人手。在綠量上喬木大於灌木,灌木

5、大於草坪。大樹愈多,冠愈大,葉愈密,生態效益越好。由喬、灌、草結合組成的綠地,其綜合生態效益為純草坪的5倍。因此,要改善城市綠地的植物配植和空間結構,堅持以喬木為土體,喬灌草結構合理,提高綠地空間利用率,體現生物多樣性,建設長期穩定的植物群落,使有限的城市綠地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2,1,2提高“綠質”建設提高“綠質”既有保證形成長期穩定的植物群落的涵義。又有在生態園林建設中針對性地發揮好所具各的防護、景觀等功能。也可以講綠化的效應在“綠質”生態需要有長期穩定的植被,植樹要適地適樹,鄉土樹種具有長期的適應性、穩定性。這是地域立地條件的自然選擇。對於太原氣候不好,冬春嚴

6、酷的條件來講,更應註重栽植鄉土樹種。在生態園林建設中,引進栽植外來優良樹種是必要的。但新引進的樹種一定要適量栽植在與原產地相近的條件下,如果氣候偏冷,則栽植不成功,多數死亡,少數新枝在冬季凍死,形不成很好樹冠。鄉土樹種中,如落葉喬木,槐、毛白楊、柳樹等,常綠樹種中側柏、檜柏、油松、白皮松等,經濟林中紅棗、核桃等,栽植范圍廣,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因此,註重鄉土樹種栽植,在生態園林建設中對氏期穩定生態體系的形成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1,3節水型綠化的發展建設植樹造林需要用水。“植樹以成活為標準”,要保證成活、栽植後要飽澆透水,成活後的生長管護要澆水。因此,用水量大小是在生態園

7、林中必須加以足夠重視的問題。深根性樹種在成活後,在根部發育後的生長期中,用水量較少,耐早能力張;在大片綠化地,栽植樹木的整地、挖坑、方式就需要從積蓄雨水,較多的利用自然降水來設計施工種植草坪用水量更大。近年來在城市綠化中出現“草坪熱”現象,草類品種也多以園外引進的黑麥草、早熟禾、高羊茅等。這些草坪雖然看起來美麗宜人,然而在生長期間,要不停地澆水養護,每隔十天左右需要澆一次水,每一平方米草坪至少要澆一立方米的水,所以我們需要把節水型綠化放在首位。在生態園林建設中,多種植耐早、節水、涵養水源能力強的樹木植物,適當種植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