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

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

ID:45991150

大小:7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0

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_第1页
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_第2页
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_第3页
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_第4页
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白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悄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川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修辞手法(_)拟人作用:1、描绘形象2、色彩鲜艳3、农意丰富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了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

2、人独往來?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问: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的修辞方法和—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但实际上却写岀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孤鸿不愿选择鬲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2、阅读李口的《独处敬亭山》回答问题众鸟鬲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案: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3、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口栽。一水护III将绿绕,两山排两①送青來。【注】①排阔:闯进门来。厠,小门。问:“两山排阀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冇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悄感?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冇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出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二)比喻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

4、、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彖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兰溪棹歌戴叔伦凉刀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问:第一、二联是怎样表现夜色Z美?答案:“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Z水,写出了兰溪水Z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前山槎牙忽变态,仰看微径斜缭绕,舟中举手欲与言,倏乎过去数百群后岭杂沓如惊奔上有行人高缥缈孤帆南去如飞鸟问: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表达技巧。答案: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

5、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Z快。3、阅读孟郊的《游子吟》回答问题慈母手中线,游了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问:“寸草心”、“三春晖”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刀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咸阳城酋楼晚眺(唐)许许-•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南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问:颔联写云生口落,一阵凉风吹来,雨

6、势迫在眉睫。现在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答:“山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人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三)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悄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F1,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问:“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一旬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案: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乂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界地男女Z间的

7、思念悄怀。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冋答问题。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口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冇晴。问: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