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

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

ID:45993332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_第1页
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_第2页
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_第3页
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_第4页
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方法。方法100例行胃镜检查并接受治疗的胃息肉老年患者,对常见胃息肉进行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并且比较不同年龄患者的息肉病理类型;比较不同胃息肉的形态及病理类型。结果①60-69岁患者与70-80岁患者炎性增生性息肉比例、腺瘤性息肉比例、胃底腺息肉比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增生性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腺瘤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②炎性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中以山田II型最为好发,山田I型、山FTHII型、山FT1IV型发病比例基本类似。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老年人群中胃息肉发病率

2、较高,其中以炎性增生性息肉最为多见。【关键词】老年;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D0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038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顿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但部分胃息肉可发生癌变。胃息肉患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故早期诊断不易。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接受治疗的胃息肉老年患者,对常见胃息肉进行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并口记录患者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木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接受治疗的胃息肉老年患者1

3、00例,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隐痛、腹胀、不适。患者平均年龄(72.2±11.8)岁,男57例,女43例。纳入标准:年龄60〜80岁,无严重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排除标准:①纳入研究时有恶性心律失常者、未控制的3级高血压者。②有恶性肿瘤或精神病者。③不能止确主述者,入组前3个月参加过其他研究者。1.2胃镜检查方法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进行咽喉麻醉,然后通过电子胃镜进行检查,观察部位为食管、胃底、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重点记录胃息肉直径、生长部位、数量、大体形态等,根据息肉在内镜下的形态,采用FI本山田分类法将对胃息肉分为四型:山出I型、山出II型、山出III

4、型、山出IV型。1.3病理检查对胃息肉采取直接活检摘除,对于数量>3个的胃息肉,以最冇代表性的息肉做病理检查。由本院病理科取得副主任级别的医生进行观察记录。1.4治疗方法①胃息肉W0.5cm时,釆取钳除术;②>0.5cm隆起基底部的扁平胃息肉,采取高频电灼。③>0.5cm息肉底部明显狭小,形成蒂的胃息肉以高频电圈套摘除。胃镜检查结束后进入观察室观察15min,术后禁食,根据恢复情况给予流质饮食、抑酸补液等支持治疗。1.5观察指标①比较不同年龄患者的息肉病理类型。②比较胃息肉的形态及病理。1.6统计学方法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Views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5、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不同年龄患者的息肉病理类型比较60-69岁患者与70〜80岁患者炎性增生性息肉比例、腺瘤性息肉比例、胃底腺息肉比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增生性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腺瘤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见表1。2.2胃息肉的形态及病理比较炎性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中以山田II型最为好发,山田I型、山田III型、山田IV型发病比例基本类似。见表2。3讨论电子胃镜下胃息肉多表现为丘形、半球形,表面光滑,颜色与正常黏膜相同。冇学者对2093例老年患者

6、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在201例患者中检出胃息肉,检出率约10%,对于胃息肉的发病年龄和性别,研究指出60〜70岁为好发年龄,但是男性和女性发病比例无明显差异。本次研究中发现60〜69岁患者检查出55例胃息肉,70〜80岁患者中有45例检查岀胃息肉。胃息肉病理屮冇炎性增生性、腺瘤性、胃底腺息肉、错构瘤、炎性纤维性息肉等。但木次研究中未发现有息肉炎性纤维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可能与统计样本少有关。根据日本山叩分类法,作者对胃息肉分为四型:山田I型、山田II型、山出III型、山出IV型,本次研究中发现山田II型胃息肉患者最为好发。炎性增生性息肉在胃镜下多表现为半球型,表面光滑,顶端浅溃疡,显微镜下

7、,腺体隐窝变长、扭曲,增生腺体上皮细胞呈单层,核分裂少见,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常见于胃黏膜炎症的患者,很少冇恶变倾向[1]。胃底腺息肉在胃镜下表现为光滑、无蒂、可单发或多发,多见于胃底及胃体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后胃底腺息肉可停止生长。腺瘤性息肉在胃镜下表现为多叶状,显微镜下,腺体增生密集,腺上皮细胞排列拥挤,细胞核呈笔杆状单层或多层排列,核分裂多见,癌变率较高[2]。可能腺瘤性息肉带与胃癌有相同的生物学性质[3]。此外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