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维修策略

论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维修策略

ID:45994107

大小: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0

论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维修策略_第1页
论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维修策略_第2页
论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维修策略_第3页
论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维修策略_第4页
论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维修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维修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如何消除煤矿电气设备事故煤矿各种电气设备事故的防治及安全高效的维修,是煤矿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深度不断增加,瓦斯、地温及矿压等灾害因索增多,加上管理不善等因索,煤矿重大事故时有发生。重、供特大事故多为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我们知道造成爆炸的因素有三种:瓦斯浓度5%-16%;高温火源650〜750°C;空气中含氧量212%,三者缺一不可。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1983年〜1989年所发生的96次特大瓦斯事故屮,由电火花引爆的次数占46.9%o某省将1980年〜2002年全省内发生的3人以上瓦斯事故统计:因煤矿停电、停风造成事故占49.6%

2、o因此,杜绝电气故障,对于防止重大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维护和维修能够使煤矿机电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设备的性能,这无疑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及维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的缺点,提出合理的措施,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矿井电气事故的分析及防范措施1.1井下漏电事故原因分析(1)电缆或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①敷设在井下巷道内的电缆,由于井下环境潮湿,且运行多年,其绝缘老化或潮气入侵,引起的过电压冲击,使绝缘水平较低处发生击穿,产生集中性漏电。②开关设备长期使用,接线板潮湿可能造成漏电;

3、其内部元件(主要是控制变压器、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等)或导线,因某种原因使绝缘恶化、导线头碰壳也会造成漏电;自动馈电开关中的过流继电器,当调整螺杆拧得过低时也会因和对地放电而造成漏电。(1)因施工安装不当引起漏电。①电缆施工接线错误,如误将相线与地线相接,通电后就会发生漏电;橡套电缆接头违反施工工艺耍求,如不用电缆线盒的连接和明接头等,这些接法都破坏了橡套的绝缘,在井下潮气的侵蚀下易发*漏电,此外,这些接法的机械强度都较低,容易被拉断而造成漏电。②电缆与设备连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固,封堵不严、压板不紧,运行或移动时造成接头脱落或接头松动,使相线与金属外壳直接搭接

4、而漏电,或者是因接头发热过度使绝缘损坏而漏电。③橡套电缆悬挂方法违反规定,采用铁丝或铜丝悬挂,时间一长,就可能发生漏电。④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的内部接线错误,或接线头松脱碰壳,当合闸通电时便发生漏电。(2)因管理不当引起漏电。①由于管理不当,电缆被埋压或脱落浸泡于水沟中。电缆被埋压后其热量不易散发,时间一久将使绝缘老化而漏电;电缆浸泡于水中,由于受井下水的酸性侵蚀及渗透作用,也会使绝缘因受潮而漏电。②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造成绝缘老化损坏而漏电。③电动机因长期被煤石堵塞风道,造成通风不良而发热使绝缘老化受损而漏电。④对已受潮或遭水淹的电气设备,未经严格的干燥处理和对

5、地绝缘电阻、耐压试验,又投入运行,极有可能发生漏电或其它电气故障。(1)因维修操作不当引起漏电。①工人工作时劳动工具(锹、镐、钎等)易将电缆割伤或碰伤,造成漏电。此外采掘机械移动时,rti于司机人员照顾不到,使供电电缆受到拉、挤、压、绞等作用,也可能造成漏电。②冷、热补的橡套和浇灌的电缆接头,由于芯线连接不牢固、绝缘胶浇灌不均匀,以及硫化热补或冷补质量低劣,故在运行期间芯线接头容易发热,使油和绝缘胶往外渗漏,严重时就会产生漏电。③开关设备检修后,残留在开关内的线头、金属碎片等未能清理干净,或将小零件与电工工具等忘在开关内,如果这些东西碰到相线,送电后就会发生漏电。

6、④修理电气设备时,由于停送电操作失误、带电操作或施工不慎,可能造成人身接触及一相漏电。⑤开关分、合闸时,由于灭弧机构有故障,造成电弧熄灭困难、电弧接触外壳而漏电。此外,当发生漏电而切断总电源后,为找漏电支路而分别强行送电也是造成重复漏电的原因。(2)因意外事故引起漏电。①井下电缆常因顶板冒落、矿车出轨、支柱倾倒等意外机械事故所损伤而导致漏电。②井下电缆因短路故障造成局部对地绝缘损坏,当处理短路故障后未经对地绝缘电阻测试而恢复送电时,就会发生漏电。③大气过电压沿下井电缆侵入,击穿其对地绝缘而发生漏电。1.2预防漏电、触电的措施(1)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

7、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应立即更换。(2)将带电导体、电气元件和电缆接头等,都封闭在坚固的外壳内。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盖子间设置可靠的机械闭锁装置,以保证未合上外盖前不能接通电源,或者在接通后,便不能打开外盖。这一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因带电检修而造成的触电事故。(3)加强手持式电动工具把手的绝缘。这类把手在正常吋本来是不带电的,但当带电部分的绝缘损坏时,把手便有可能带电引起触电事故,所以必须在把手上再加一层绝缘套,以形成双重保护。(1)对人身接触机会较多的电气设备,采用较低的额定电压。例如手持式电钻、照明设备及信号装置的额定电压不得超过127V,

8、而井下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