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

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

ID:45995178

大小:7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0

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_第1页
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_第2页
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_第3页
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_第4页
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瘫第5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第五节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治疗一、肌张力增高与痉挛的形成(-)肌张力的概念肌张力在牛理学、临床医学与解剖学上的概念为肌肉持续的、被动部分收缩,用以维持姿势。肌张力在快速动眼(REM)睡眠期下降。肌张力是指在被动牵伸时出现的与速度相关的阻力。(二)痉挛的概念痉挛是一种运动疾病,是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发生急剧而不自主的收缩。痉挛状态主要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的,可分为脑源性和脊髓源性。(三)痉挛的形成痉挛状态产生机制主要为牵张反射的过度增高。牵张反射是机械负荷牵拉肌肉时引起的相反方向的肌肉收缩反应,它的感受

2、器为肌梭和高尔肌腱器官。后者与主要肌纤维(有时叫梭外肌)串联。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有两类,一类属于传导速度快、直径较粗的2类传入神经纤维,与Q运动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突触联系。另一类传入神经纤维系直径较细的II神经纤维,与本体感觉有关。支配梭外肌纤维的传出神经纤维发源于脊髓前角大型运动神经元一Q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的运动神经纤维较细,分布于肌梭的两端,它发源于脊髓前角一种小型的丫运动神经元。当丫传出神经纤维活动增强时,梭内肌纤维收缩,从而提高了肌梭感受装置的敏感性,其传入冲动增加,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收缩,这一反射称

3、为Y环路。『传出神经纤维的运动调节肌梭内感受器的敏感性,进而调节牵张反射。当梭外肌收缩,梭内肌纤维将被放松,于是其传入冲动减少,a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肌肉的收缩将不会持续。牵张反射受中枢伸进系统调节,屮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由于失去大脑皮质及其它高级中枢的抑制,牵张反射阈值降低。Y运动神经元敏感性增强,极度的牵张反射造成肢体痉挛。痉挛状态有两个基本特征:肌肉变化与随意运动控制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个病人要承受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痉挛,或者是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和痉挛。病人表现为躯干与肢体的强直以及不能控制的肌肉痉挛,痉挛可以是一块肌肉或多组肌

4、肉进行,并能向远处传递。痉挛导致的反应包括1、异常姿势2、反射扩散13、降低临界值4、异常协同收缩5、过敏6、局部麻痹/无力7、姿势反射缺乏因此,痉挛造成的继发反应包括:1、肌肉长度缩短2、软组织挛缩3、关节畸形4、肌肉无力二、痉挛的评估1、痉挛的严重程度Ashworth分级2、痉挛的分布3、痉挛造成的影响:姿势/力线异常、被动运动障碍、随意运动障碍等三、痉挛治疗的目的1、减轻痉挛2、增加功能,促进独立3、预防痉挛的产生4、促进离床活动5、改善卫生习惯26、易化康复进程7、易于照顾者照护四、痉挛的治疗原则五、药物治疗(-)口服药物种类

5、1、苯二氮卓类3、丹曲林钠4、替扎尼定5、可乐定6、赛庚旋7、大麻素类8、奥芬那君(二)口服药物作用原理3(三)注射药物种类1、神经/运动阻滞临床医师曾经尝试在神经周围注射神经阻滞药物乙醇或酚以控制痉挛肌肉的运动,减低神经传导功能,使部分肌肉产生化学性失神经,干扰神经肌肉连接,或非选择性地使注射部位附近肌肉纤维蛋白变性,痉挛得到缓解。其变性及损害范围较大,包括注射神经支配的所冇肌肉,而不能选择个别肌肉接受治疗。其缺点在于,稍有使用不当,可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如皮肤坏死、肌肉纤维化、萎缩及瘢痕形成、长期的视神经损害、永久性肌肉无力。神经

6、阻断剂同时作用于运动及感觉神经末梢,可引起剧烈的疼痛、感觉迟钝或缺失等。2、肉毒素注射A型肉毒素是常用的肉毒素注射疗法用药,但需耍注意用量的大小。每个部位BOTOX最大用量不应超过50U,Dysport用量不超过250U。每块肌肉的BOTOX注射量不应超过100U,Dysport用量不超过500U。无论是BOTOX>Dysport还是衡力其注射间隔期不应少于12周。注射肉毒素时,有4种方法可进行痉挛肌肉的定位。(1)触摸法(2)B超指引下进行注射(3)CT指引下进行注射(4)肌电图(EMG)引导下实施注射六、手术治疗(一)手术治疗的种

7、类1、神经外科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SDR)、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术2、骨科矫形手术:肌肉肌腱延长/松解术(二)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SDR)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是牵张反射过强的表现,其感受器是肌梭的传入神经,冇两类:一类为快传神经la大直径(10~20um)纤维,其进入脊髓后直接与支配该肌的前角a运动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突触联系,当骨骼肌被牵张时,肌梭的la类传入纤维兴奋,触发a运动神经元而产生牵张反射;另一类为II类小直径(4^12um)的慢传纤维。la类和II类传入纤维对被动牵拉特别敏感,其传入冲动进入脊髓后除产生牵张反射外,还通过侧支和

8、中间神经元接替上传到小脑和大脑皮层感觉区。支配梭外肌纤维的传出神经来源于脊髓前角的Q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的运动纤维较细,分布于肌梭的两端,它来源于脊髓前角的一种小型丫运动神经元。Y神经元的兴奋可调节梭内肌纤维的长度,使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