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

论文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

ID:45995404

大小:7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0

论文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_第1页
论文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_第2页
论文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_第3页
论文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_第4页
论文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碳税制度安排与实施策略研究[摘要]按照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承诺,中国政府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巨大,开征碳税势在必行。目前,相关部门已初步设计了屮国碳税的税制框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与民生现状,借鉴欧美国家长期进行碳税改革的实践经验,中国碳税政策的实施要科学制定策略,主要有:谨慎选择开征时机,保持税负合理规模,建立税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税收优惠体系等。[关键词]碳税;二氧化碳排放;税制改革1引言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对进口产品征收“边界调节税”的法案,即从2020年起对进口的铝、钢铁

2、、水泥等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①。法案引起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美国推行“碳关税”的主要冃的是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国际竞争力,实质是借“环境保护”的名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不但不符合《京都议定书》中确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也会违反Wt。最惠国待遇的基本规则】1碳关税是碳税作为国际税的表现形式,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碳税,但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课征的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以及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对

3、汽车课征的消费税等促进节能减排的税种,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碳排放税”,据统计,这些税种的年度收入规模已超万亿元人民币。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西方国家不应以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没有开征碳税为由来征收碳关税。实际上,西方国家在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排放了大量了二氧化碳,他们应该对全球气候的变暖负主要责任。当然我们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跻身世界排放大国前列,2010年国际能源机构(iea)对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所占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11%上升到2010年的23%,如

4、果以排放增量计算,20年间,中国的排放增量占全世界的比重高达48%。iea认为,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因此,中国面对日益增加的国际减排压力,立足国情开征碳税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2碳税的理论基础2.1碳税的产生与功能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为减缓以至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近些年世界上很多国家提出了多种政策工具与合作机制以促进全球的共同努力。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15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一致同意共同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

5、行动。由于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c02),约占60%以上,而且排放出来的c02—般是不能利用清洁设备来消除的,这一点与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不同。所以,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在于削减C02的排放。碳税就是针对c02排放所征收的一种税,它通过对燃煤、天然气和汽油、航空燃油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來抑制化石燃料消耗及c02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变暖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已有丹麦、荷兰、芬兰、瑞典和挪威等国家推行了碳税政策,另外,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准备对未达到碳

6、排放标准的外国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的“碳关税”。碳税是一种典型的特定目的调节税,它能够发挥激励作用,促使污染者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出发,长期研究和开发减排新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生产模式和技术,促进节能,增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避免社会经济滑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深渊。与环境管制手段相比,碳税政策的实施还可以降低监督管理与强制执行的成木,筹集到更多的公共收入。2.2碳税的经济学原理碳税是一种“庇古税”,其理论基础是使外部性内在化,从而避免大气层这一公共资源出现“公地的悲剧”。福利经

7、济学告诉我们,当某人从事一种影响他人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时就产牛了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对他人是有利的,则为“正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对他人是不利的,则为“负外部性”。外部性可能出现在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中。生产领域的负外部性会引致社会成本大于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生产领域的正外部性会引致社会成本小于生产者的私人成本;消费过程中的负外部性会引致社会价值小于消费者的私人价值,消费过程中的正外部性会引致社会价值大于消费者的私人价值。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性最终会导致市场的产销量大于社会希望的量,即边际私

8、人纯产值大于边际社会纯产值;生产和消费的正外部性最终会导致市场的产销量小于社会希望的量,即边际私人纯产值小于边际社会纯产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庇古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对具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和给予具有止外部性的物品一定补贴来把外部性内在化,由此产生的税就是“庇古税”。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过程中,当某人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而导致地球温度上升或生态环境破坏时,就产生了负外部性。在没有约束机制的情形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为了追求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