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

ID:45996671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_第1页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_第2页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_第3页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_第4页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探究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心理状况。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

2、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出现1例不安,1例躁动,实验组出现1例调节障碍,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采取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慢性胃炎;莫沙必利;总有效率;心理

3、状况;黛力新慢性胃炎是临床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多发病,该病病程较长,发病原因较多,包括食用刺激性食物、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精神紧张以及遗传因素等[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睡眠障碍等。有研究显不[2],我国接熒内镜检查患者80%〜90%,5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髙达50%o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慢性胃炎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引起临床高度重视[3]。为了研究治疗慢性胃炎的最佳方法,我院选取9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效果研究,取得一定成

4、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详细汇报。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同意加入本次试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年龄(53.2±;4.2),病程0.4年〜10年,平均病程(3.2±;2.1)年;实验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16岁〜66岁,

5、平均年龄(53.3±;4.3),病程0.5年〜10.3年,平均病程(3.3±;2.0)年。两组患者平均病程、性别比例及年龄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分组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治疗,每次5mg,每日三次,连续治疗1个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氟哌囈吨美利曲辛片,注册证号:H20080175)治疗,早中餐前半个小时口服,每日两次,一次1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心理状况

6、及不良反应情况。1.3观察评定指标临床效果评定可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睡眠障碍等症状消失,恢复健康;有效-治疗后患者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睡眠障碍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睡眠障碍等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二显效率+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5]:表内容共计20条检测内容,每条1〜4分总分达40分即患者存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6]:包含情绪沮丧或郁闷、睡眠质量差及饮食正常等20项内容,评分标准分为无、有时、经常、持续

7、,根据项目评分为1〜4分,总分在53分以上则认为患者存在抑郁情况。1.4统计学处理数据初步录入时要确保其科学性与真实性。将数据输入EXCEL(2012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准确数据后经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F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chi;2检验,最后结果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二、结果2.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注:两组患

8、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2。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x±;s;分)注: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实验组出现1例,对照组2例,详情见表3。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