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什么

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什么

ID:45996906

大小:9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什么_第1页
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什么_第2页
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什么_第3页
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什么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採究中获得什么?——“乘矗公式”一课的教学分析数学课改的核心是“改变学牛的学习方式”,即倡导对于新知识、新技能,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亲身经历“观察一探究一猜想f论证”的学习过程,在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小获得数学思想,为此,我以新教材第九章第4节三个乘法公式作为教学载体,展开实践。一、设立必要的伏笔探究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对于未知世界的了解,同样需要一个观察和积累的过程。现实情况是课堂时间也只有40分钟,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素材的原始积累。就这节课而言,同学对于乘法公式的认识也将经历“观察一探究一猜想一论证”的学习

2、过程。而经历这一学习过程,光利用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为了上好这节课,在“多项式乘多项式”一节的教学和回家练习的过程中,我就冇意渗透涉及乘法公式的例题,并制成卡片,讣同学体会这些例题最后的形式,但对于结果却“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他们以充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二、两个值得反思的教学环节这是一个以为学生主体、H主探究的课堂;这是一个充盈着活力和朝气的课堂;同时也是一个值得I叫味的课堂,虽然不少情节已变得模糊,但有两个环节却记忆犹新。1、在观察中发现V教学思路〉(1)具体实例入手。在课堂上

3、当堂练习、并展示人量的己做过的''二项式和二项式相乘”的习题,引导同学按结果的项数分类,分为“两项”、“三项”和“四项”三类。(2)观察表象特征。教师在此设疑:四项’是普遍的情况,那能得到较简洁的“二项”或“三项”结果的两个二项式两项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呢?”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小范围讨论,教师可从中总结:若结果为“两项”一定具有(a+b)(a-b)fi

4、+b)(a-b)=a2-b(a土b)2=a2±2ab+b2v教学实录〉师:怎样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结果是二项式?学牛杜:我觉得这两个二项式前•项都是一样的,后一个项数都是互为相反数。(见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了乘积结果是二项式的两个两项式的特征,我心中窃喜。于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具体用词就有所忽略,错失了一个教学契机°课后想来,这时如果我能立即举出实例:(x+y)(-x+y)说明不一定是“前一项相等,后一项互为相反数”而是“有一项相等,有一项互为相反数”,则效果更佳。)师(故作疑惑):你怎么解释第二个(注:指

5、的是(2x+2y)(x-y)=2x^2y2)呢?学生杜(很自信):口J以把2拿出来,2(x+y)(x-y)师:哦……也就是说可以把第二个转化为“何•项相等,何项互为相反数的形式”师:很好,请坐。哪位同学可以用字母将这个规律表示出來?学生叶逐字逐句地说:(a+b)(c+d)(焦急,学生应该回答的是(a+b)(a-b)啊,怎么他又回答成(a+b)(c+d)?怎么办?我告诫自己:不要轻易打断学生,先把学生说的板书在黑板上,也给自己留点时间思考对策!)学生叶(师板书):当a等于c,b与d是互为相反数。师:那怎么表示“b与d是

6、互为相反数”学生叶:b=-d师点头:非常好,请坐(喜,你早说不得了嘛。转念一想,他说得很好啊!而且进一步我可以将其与完全平方时二项式的开彳式进行板书比对。)师:怎样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结果是三项式?(只有两位学生举手,心中有点失望)师:只有这两位同学举手?这两位同学是代表个人还是小组?学生吕(急切):当然代表我们小组师(微笑):既然你是代表小组,那么你能回答,她也能回答。(我做了一个手势,邀请与其同组的学生孙回答。)学生孙怯怯地起立师:你们讨论过吗?(看来,学生小组讨论参与程度有问题,有人未能参与只听结果,甚至无所事事,

7、这个问题值得注怠。)学生孙: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都是同类项。师反问:每-•项?学生孙:对应项。师(点头肯定):对应有同类项是不是?学生孙:对。师:非常好,请坐。师:在乘积为三项式的两个两项式小,有没有哪些和别的乂有不同且形式更漂亮的呢?(学生黄始终没有放下他的手,我无奈,只能请他回答)学生黄慢悠悠地起立(其他学生窃笑),很郑重的说:我认为哦!就是呢,就是前面那个式子,如果a=c且b=d的话得出的―•定是三项式项式(师板书)师:那上述题目有哪些题目两项完全一样的呢?大家报题号,老师写。学生齐声报

8、数现在回想,木教学环节中有两点感觉比较深1、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游离”于标准或预设的表现,对于有纟比漏及时点出反例;对于亮点,要及时肯定并板书;对于出乎自己意料的冋答,不要急于表态,想明白后再给予明确的解释;2、关注小组讨论中每一位同学,通过巡视、提问、竞赛等多种形式,随时把握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状况。通过第一坏节,学生已经猜测出了“乘法公式”,这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