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ID:45997661

大小:6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_第1页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_第2页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白从人类使用机械以来,就伴随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只是由于当吋的设备简单,管理工作单纯,仅凭操作者个人的经验行事。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设备在现代大生产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扩大,加上管理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管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以致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一一设备管理。现观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事片维修阶段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刚开始时,山于设备简单,修理方便,耗时少,-般都是在设备使用到出现故障时才进行修理,这就是事后维修制度,此时设备修理由设备操作人员承担。后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结构复杂

2、的设备人量投入使丿I],设备修理难度不断增大,技术要求也越來越髙,专业性越來越强,于是,企业主、资本家便从操作人员中分离一部分人员专门从事设备修理工作。为了便于管理和捉高工效,他们把这部分人员统一纽织起來,建立相应的设备维修机构,并制定适应当时生产需要的最基本管理制度。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这种制度一XL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而在我国,则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二、设备预防维修管理阶段由丁•像飞机那样高度复杂机器的出现,以及社会化大牛产的诞牛,机器设备的完好程度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台主要设备或一个主要生产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生

3、产的全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925年前后,美国首先提出了预防维修的概念,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采取“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措就,以降低停工损失费用和维修费用。主要做法是定期检杳设备,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在故障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加以控制或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突发事故。前苏联在20吐纪3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设备预防维修制度。前苏联的计划预防制度除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计划修理外,还强调设备的口常维修。预防维修比事后修理右明显的优越性。预先制定检修计划,对生产计划的冲击小,采取预防为主的维修措施,可减少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和停工损失,

4、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捉髙设备的完好率,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201比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引进计划预修制度,对于建立我国自C的设备管理体制、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实践,在“以我为主,购•采众长”精神的指导下,对引迹的计划预修制度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计划预修制度。其主要特点是:(1)计划预修与事后修理相结合对生产中所处地位比较重要的设备实行计划预修,而对一-般设备实行事后修理或按设备使用状况进行修理。(2)合理确定修理周期设备的检修周期不是根据理想磨损情况,而是根据各主要设备的具体情况来定。如按设备的设计水

5、平、制造和安装质量、役龄和使用条件、使用强度等情况确定其修理周期,使修理周期和结构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合理。(3)正确采用项目修理通常,设备有保养、小修、屮修和人修儿个环节,但我国不少企业采川项目修理代替设备中修,或者采用儿次项目修理代替设备大修,使修理作业量更均衡,节省了修理工时。(1)修理与改造相结合我国多数企业往往结合设备修理对原设备进行局部改进或改装,使大修与设备改造结合起來,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2)强调设备保养维护与检修结合这是我国设备预防维修制的最大特色Z-o设备保养与设备检修一-样重要,若能及吋发现和处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

6、异常,就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轻和延缓设备的磨损,可延长设备的物质寿命。20世纪60年代,我国许多先进企业在总结实行多年计划预修制的基础上,吸收三级保养的优点,创立了一种新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一一计划保修制。其主耍特点是: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的不同,定时或定运行里程对设备施行规格不同的保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设备的维修周期。这种制度突出了维护保养在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的地位,打破了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之间分工的绝对化界限,有利于充分调动操作人员管好设备的积极性,使设备管理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三、设备系统管理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7、,尤其是宇宙开发技术的兴起,以及系统理论的普遍应用,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捉出了“生产维修”的概念,强调要系统地管理设备,对关键设备采取重点维护政策,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主要内容有:(1)对维修费用低的寿命型故障,冃零部件易于更换的,采用定期更换策略。(2)对维修费用高的偶发性故障,且零部件更换困难的,运用状态监测方法,根据实际需耍,随时维修。(3)对维修费用十分昂贵的零部件,应考虑无维修设计,消除故障根源,避免发生故障。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企业界乂提出设备管理“后勤学”的观点,它是从制造厂作为设备用户后勤支援的耍求出发,

8、强调对设备的系统管理。设备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其可靠性、维修性及其必要的后勤支援方案。设备出厂后,要在图样资料、技术参数、检测手段、备件供应以及人员培训方血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周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