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

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

ID:46001405

大小:8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_第1页
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_第2页
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_第3页
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_第4页
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艺术与审美的差异一个长期忽视的问题:“艺术”与“审美”的混淆“艺术”与“审美”是美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在现行美学理论中,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被当作同义概念在使用当人们谈论所谓的“审美经验”、“审美活动”时,真止谈论的往往是艺术经验、艺术活动;而当人们谈论艺术吋,通常乂不加任何说明地谈论着“审美经验”Z类的东西。这种混用来自这样的基木观念“艺术的”自然就是“审美的”,或者说艺术活动被看作是纯粹的、典型的审美活动。因此,对审美活动、审美经验的研究,实际上就演变为对艺术活动、艺术经验的研究,或者说主耍是通过

2、对艺术的研究而进行的。与Z相应,美学理论中关于审美活动的描述,实质上仅仅是对艺术活动的描述,而对艺术的描述也就被认同为对审美的描述。然而,艺术与审美相同一的观念实际上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察,只是被人们当作一个“自明的”命题而接受。二者的同一产生于美学理论的建构,即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审美,进而艺术活动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审美活动;或者是由于审美活动具有不可捉摸的飘忽性,而干脆把审美活动浓缩为艺术活动以使问题得到简化。然而,实际上艺术的木质并不能归结于审美,艺术活动也不等同于审美活动。如果我们对现行的美学理论

3、进行现象学悬置,从而对艺术和审美作直观考察的话,则会发现一个事实:无论是在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中还是在艺术作品的接受活动中,都存在有大量的非审美因素,并且这些非审美因索对于艺术来说并非是可有对无的,而是与审美因索一样同屈于艺术之木质的构成因索;因此,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來说,审美并非是唯一的维度,而是还有许多其它的维度诸如历史的维度、政治的维度,等等。在对艺术的理解上,它们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市美的维度。可以说,止是对这些非‘市美因素、非'市美维度的故意忽视或排斥,而执意把艺术归属于单一的审美维度,造成了传

4、统美学对艺术Z本来而目的遮蔽,由此也造成了对审美活动之本质的遮蔽。鉴于“市美二艺术”的流行观念是引起诸多美学混乱、造成许多美学上的伪命题z始作俑者,我们必须对这一流行观念进行消解。艺术与审美成为两个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概念,源于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被称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在创建美学时如是说:“美学作为自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类理性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在鲍姆嘉通给美学下的定义中,包含着如下的等式:美学=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二类理性思维的艺术二感

5、性认识的科学。而这一等式的成立來自于三个基本概念之间的等式关系,即“艺术二美二感性认识”。事实上,鲍姆嘉通创立美学时背靠西方思想资源的两个传统,一个是感性与理性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一个是感性与理性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衣此传统中美与艺术都属于感性范畴而与理性相对立;另一个是由亚里士多徳的《诗学》开创的艺术理论传统。这一传统发展到18世纪时,“美的艺术”的概念诞生,这表明在人们的观念系统中已经成功地将“美”与“艺术”联结在一起,而二者联结的中介无疑是“感性”这一概念。因此,鲍姆嘉通在建

6、立美学这门学科时,选取的是Aesthetica的词根含义即“感性的”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而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就是美与艺术。由于西方传统上对白然的审美经验觉醒较晚,并□这种审美经验因形而上学传统而受到有意无意的忽视,因此“美”实际上仅限于艺术领域,或者说“美”被归并于“艺术”。自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后,艺术便一直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各种有影响的、构成美学传统的理论中,艺术一直是其关注的核心问题,致使“现代美学已逐渐被筹同于艺术哲学或艺术批评的理论”,美学被看作“仅仅是一门把我们

7、对各种艺术发生兴趣的有关问题,结集在一起的非常松散的体系”。(朱狄,第3・4页)因此,由传统流传至今的现行美学理论,实际上是以将艺术作为审美活动的理想范型而建立起来的。艺术与审美的同—•于是成为美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木观念或核心观念。正因为如此,美学和艺术理论(哲学)的界限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个伦廓清晰的界定。而在美学理论屮则形成这样一种循环论证的怪圈:一方面,审美由艺术而获得描述;另一方面,艺术又通过审美而获得界定。笔者认为,艺术与审美的这种混淆既妨碍了对审美活动的本质的理解,又遮做了艺术的真止本性,并且

8、也导致了对美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性质的误解。可以说,审美与艺术、美学与艺术理论(哲学)Z间的纠缠不清的关系,一直是美学史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是能否真正地建立一种现代形态的美学之关键所在。二、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木体论差异耍消除艺术与市美的混淆,意味着必须在理论上找到对二者进行区分的理论判据。而这一工作的进行必须建立于对艺术和审美的某种新的理解的基础上,或者说涉及一种新的美学视野的重构;因为我们不可能以现行理论中的有关说法为依据它们正是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