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探究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探究

ID:46005741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探究_第1页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探究_第2页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探究_第3页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探究【摘要】目的:探□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血压夜间下降率情况将患者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及反杓型组,其中杓型组患者56例,非杓型组患者60例,反杓型组患者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所有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在12周的治疗过程中,三组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GQ

2、OLI-74评分均呈升高趋势。入组时及治疗后4周,三组间NIHSS评分及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12周,三组间NIHSS评分及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8,12weeksafterthetreatment,NIHSSscoreandGQOLI-74scoreamongthreegroupshadsignificantstatisticdifferences,thelowestNIHSSscorewasthescooptypeg

3、roup,thehighestNIHSSscorewastheconvextypegroup(PFirst-author^address:TheSixthPeople'sHospitalofNanhaiDistrictofFoshan,Foshan528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4.030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的颅内血管疾病之一,不仅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致残率也较高,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2]o目前观察发现,准确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4、病情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预后[3-4]o目前临床已经证实,原发性高血压不仅为诱发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口11因素,同时对于评价患者预后也具有一定价值[5]。本研究以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为观察指标,以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以使其为临床更有效地治疗本病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50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根据血压夜间下降率分为杓型组(56例非杓型组(60例)及反杓型组(34例),其中杓型组男31例,女25例;年

5、龄50~70岁,平均(60.15±6.16)岁;脑梗死病程6-10h,平均(8.11±1.61)ho非杓型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1~69岁,平均(60.25±6.25)岁;脑梗死病程6~11h,平均(8.37±1.55)ho反杓型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0~69岁,平均(60.31±6.32)岁;脑梗死病程6~12h,平均(8.52±1.19)ho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脑梗死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

6、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梗死病灶者[6]o②初发脑梗死患者。③入组后同意即可接受动态血压监测者。④同意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案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脑梗死病史者。②合并颅内出现或其他颅内疾病者。③无法接受动态血压监测者。④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⑤既往存在其他原因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者。⑥存在意识障碍者。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组后均接受相同治疗方案,治疗药物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00mg/次,1次/d;口服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

7、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66)20mg,1次/d;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433)80mg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笛27)0.8g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辛伐他汀口服时间为12周,奥扎格雷钠及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静脉滴注时间均为2周。1.4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所有患者均于入组时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计算患者的血压夜间下

8、降率,血压夜间下降率=(白昼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白昼血压平均值x100%o以血压夜间下降率邛0%为杓型,血压夜间下降率0.05),治疗8、12周后,三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后,三组间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本研究以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为观察指标,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对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类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