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ID:46016272

大小:52.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_第1页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_第2页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_第3页
资源描述: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提到东北的民间风俗你一定会想到东北的秧歌吧扭秧歌是东北农村逢年过节时必有的民间娱乐活动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一起来看一下吧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1、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如提压韵:正步位双手叉腰腰部为轴身体一肋带动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动律重拍在下;划圆韵:正步位双手叉腰腰部为轴左右两肩

2、交替由1点向后面8字立圆胯保持不动重拍在下(此动作在东北秧歌中即常用的“稳相”动律.);前后韵:正步位双手叉腰头有节奏、干净、利索地向斜上方甩头要求有停顿眼神先到同时压脚跟随动(前后韵也称向阳式表示迎着太阳)    2、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艮、俏特点如快屈快直: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快屈慢直:快屈有韧性的慢直重拍在下;慢屈快直: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性音乐重拍重心向下双膝快直    3、压脚跟: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压

3、脚跟时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迅速双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所以在进行压脚跟的训练中脚跟要抬得低压得快压在正拍上要有艮劲即“踩在拍上扭在腰上”    二、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具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舞蹈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与习俗东北秧歌行成了稳中带艮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

4、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在这三种变化中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泼辣、爽快、干脆的特点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地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点由此可见踢步不仅表现了“艮”同时也表现了“浪”“浪”使人联想起弧线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其实就是一个小弧线做前踢步重心移动是下弧线;做后踢步与侧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就是“浪”的弧线型动感了而音乐的特殊性又使舞蹈动作突出“点”延伸“线”动静相宜节奏明快富有弹性鼓点则激发出泼辣的情绪使东北女性特有的“稳中艮”得以更充分的表现花样繁多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富有表

5、现力的重要因素手巾花与舞姿动态结合细致地刻画出女性性格的不同侧面“里外片花”带着内在的秀美;“出手花”的抛接体现出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秧歌的核心动作“扭”有扭腰之意即扭在腰眼上扭最能反映出东北人的奔放、欢快、乐观、豁达、浪俏、幽默的性格扭之稳是指流动的稳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它不是绝对的静止应是这一动作的延续和下一动作的起式;是流动中的动作的戛然停顿它应是这一动态中的情感延续和下一动态的情感转换至于稳也是应踩在稳上艮、俏、幽、稳、美的韵律风格及脚快、落脚稳、膝盖关节屈伸、富有弹性等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有的风格及动作特点如在手巾花的训练中为强化和烘托出东北秧歌火爆热烈的艺术气质

6、在基本动态恒定的前提下加强手巾花的技巧训练从而扩大这一道具的使用范围拓展了缘物寄情的手段增强了表现力    我们的女班教学就是以“风格”为基础围绕基本动律、手巾花、步法鼓相四个重点部分作为训练脉络加以展开从基本步伐出发借助动态素材的背景提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便有了较为可靠的依据要求从最基本的体态开始进入心理暗示通过具体化物质化的精神力量去体会基本体态节凑特点并延伸至动律之间的点线关系发力点运动轨迹等诸多动态特征处理方法在进入“以情带动”的诱导训练中只有做到“动中有静”才能把握东北女性的心理从而表现出其舞蹈的风格特点    另外东北秧歌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社会变迁直接影响的由于

7、历史时期不同秧歌的表演内容、形式和伴奏音乐也有所区别因此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其表演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内容在不失去原有风格和艺术魅力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