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

ID:46018231

大小:6.07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20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_第1页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_第2页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_第3页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_第4页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的压强涪陵区第十六中学校杨小华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一课是在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气体浮力奠定坚实基础(一)教学内容: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安排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②了解大气压强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③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二)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与实践,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

2、法。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二)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二、学法指导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

3、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易被人们忽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结合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1.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活动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设疑激趣。2.实验演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使他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三、教

4、学方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实验视频进行无法演示的托里拆利实验教学,通过动画丰富学生对大气压强存在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由于本节课有很多演示实验,我准备以下的教具:空杯、硬纸片、空瓶、吸管、滴管、空气挂钩、水、马德堡半球、多媒体视频等。1、以4-5人为1小组,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为主操作员,同时有各 层次的同学,让组与组之间的实力保持相对均衡,使竞争与合作的效果更为明显。2、为了活跃气氛,可评出优秀方法,以示鼓励活动形式1、布置学生在图书馆、网上查找有关大气压强的资料。2、活动器材:

5、A、集气瓶B、玻璃杯C、小玻璃片D、熟鸡蛋E、易拉罐F、一次性塑料杯G、矿泉水瓶H、果冻盒I、注射器吸盘J、吸盘K、橡皮泥L、酒精灯M、棉花N、水O、火柴P、石头Q刻度尺R、细绳S、白纸T、彩色粉笔U、镊子等等活动准备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流程由五个环节、八个活动组成。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三、反馈测试、活动迁移四、归纳总结、系统掌握五、课后研讨、深化延展魔术引入——激情设疑1.“覆杯”实验趣味实验---你来试试2、拉开“皮碗”趣味实验——你来试试甲乙丙伸出你的两个手掌,掌心相对并紧压,然后拉开,体验有什么感觉。

6、体验大气压我来体验猜想、设计实验、我来展示你有什么发现?请告诉大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是真是假?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喝不到瓶里的饮料倒过来后小试管不掉下来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千疮百孔的瓶子也能装水真的小组合作我来发现观察讨论:鸡蛋能否掉入瓶中,并解释.谈谈收获大气存在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考考你:你知道最早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是哪个实验?是在哪一年,哪里进行的吗?马德堡半球实验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一个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他将两个空心铜半球

7、紧贴在一起,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增加到8匹时,才把半球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体会一下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q我参与学生表演马德堡半球实验,比比谁力气大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存在而且很大为什么在抽去空气前很容易拉开?为什么在抽去空气后不容易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什么?我来分析思考刚才所有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试一试分组探究,估测气压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

8、实验:估测大气压观察理解:水柱多高?这个实验有何不足我来评价托里拆利实验1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后来水银柱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试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如何计算?5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