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申论指导:议论文论点选取方法与技巧

2015国考申论指导:议论文论点选取方法与技巧

ID:46039184

大小:56.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2015国考申论指导:议论文论点选取方法与技巧_第1页
2015国考申论指导:议论文论点选取方法与技巧_第2页
2015国考申论指导:议论文论点选取方法与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国考申论指导:议论文论点选取方法与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申论文章的论点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总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根本看法,是文章最主耍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从屈于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将成为总论点的有力支撑。论点是文章的核心,结构的选择、内容的论述乃至题口的拟制都要在确立了论点的基础上完成。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详细分析论点选取的方法与技巧。一、基本要求1・论点要明确、集中⑴明确文章的总论点要确定且明片,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冇歧义。表述总论点要使用最简单的陈述句,尽量不要通过比喻、比拟、设问、反问

2、等修辞手法表述论点,以便阅卷人能够一H了然,快速抓住文章屮心。(2)集屮一篇申论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总论点。总论点下可以有分论点,但却不可以冇两个并立的主题或总论点。刘熙载说:“主意要纯,一以贯摄”,也就是说要以单一论点统摄全篇,从头到尾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阐发。2.论点要有针对性叩阅卷人能够通过论点明确考生所论述的对象或选取的角度,这就要求论点的表述要抓住关键词。3•论点要新颖,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和见解在应试者水平差距不人的情况下,“新颖”可能是引起阅卷者注意的最强冇力的“杀手铜”o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考官青睐。

3、论点要做到“新”,需耍培养以下两种思维:(1)开放思维开放思维与封闭思维相对,是运用联想的方式,根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不同事物之J可的相关性,由事物的此[fii转到彼面、由甲事物转到乙事物。考生要带着解答申论问题的目的,在给定资料中进行广泛联想。从资料中找出解答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也町在遵守题目和给定资料所限定的信息边界的而提下,不局限于资料本身,通过联想,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屮找出对作答有价值的相关理论或事实。(2)逆向思维运用逆向思维,是指从常规观点的反面立论。在申论较狭窄的作答定间内,运用逆向思维是兵行险招,虽可反向立论、出奇制胜,但应当慎重

4、。考生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观点可以引申出反面观点,而且引申出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观点不能从反面来引申观点,引申出反面观点必然是错误的。同时,提醒考生耍注意凡是现行的中央精神、现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均不可从反面引申观点。二、角度的选择中论文章角度的选择通常要与作答要求屮的“分析深刻”联系在一起。“分析深刻”是要求考牛就材料某一点进行深入分析。材料中的一句话,考生却可以将它扩充为一段话,这就是分析深刻。怎么样才能分析深刻呢?这就要求人家在论点选择的角度上注意以下两点:1.角度越小越好2.角度越容易越好角度容易就是角度不要太偏,要容易驾驭。考生要尽量

5、从材料中发现论点,这样既符合紧扣材料的要求,又可以冇更多的参考资料。三、确立论点的方法1.从材料中提取论点忠于材料、紧扣题意是申论作答的基本立足点。因此,申论文章写作一定要从材料出发,依据材料确立论点。申论文章写作要围绕问题展开。既要判断问题性质,又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后果、影响、作用,从而提出对策。不同的作答要素、同一要素的不同侧面等等这些都决定了材料中可供使用和提取的论点既多又散。因此,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从材料中提取和概扌舌论点。根据题冃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总论点与分论点,冇两种情况:(1)先找分论点,通过分析得出总论点(2)明确总论点,找分论

6、点来支撑2•提出论点的常用角度论点和分论点要来自于材料,冇的时候是直接发现总论点,通过分析得出分论点;有的时候分论点明确,可以通过总结得出总论点。但也有很多考生从材料屮发现不了论点,这里为大家提供几种提出论点的层面作为参考。(1)思想层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层面是指从人们的思想意识入手,通过转变观念,达到实现冃标、解决问题的冃的。(1)制度层面制度因素,是社会问题普遍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层面提出分论点,一•方面耍准确把握问题所潜藏的制度缺陷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把思想或政策上的问题强加在制度层面。(3)利益层面利益

7、层面,是提出论点的乂一层面。社会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军事现象、思想文化现彖乃至心理现彖、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等,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利益。木文从论点选取的基木要求、选择的角度和确立方法三个方面分析如何选取论点,专家建议各位考生要切实掌握这三个方面,转化成自己的方法,并在实际练习中熟练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