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记卡存款被盗责任分析_民商法论文

借记卡存款被盗责任分析_民商法论文

ID:46053879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借记卡存款被盗责任分析_民商法论文_第1页
借记卡存款被盗责任分析_民商法论文_第2页
借记卡存款被盗责任分析_民商法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借记卡存款被盗责任分析_民商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借记卡存款被盗责任分析案情冋放2003年1月,唐先生在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办理了一张金穗借记卡。2004年8月,唐先生在持卡取款时,被告知卡中仅剩人民币98.90元,卡中原有的人民币36万元已经被转走。后经公安局调查,有人伪造了唐先牛的身份证,以唐先牛的名义申请了金穗借记卡,然后利用银行的电话转账业务,将唐先生的存款盗取,并于当H分五次从五个网点全部提现。案件至今锻未破获。唐先生认为在H己未申请电话转账业务和身份证、金穗借记卡未遗失及密码未泄漏的情况下银行应该对此事负责。而在与银行的交涉小,银行同

2、样认为H己没有责任,从而拒绝赔偿。银行应负赔偿责任唐先生在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办理了金穗借记卡,那么唐先生与银行双方ZI'可就建立了一种合法的储蓄合同关系。在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中,银行负有保护唐先生存款安全的义务,即有关唐先生的所有银行交易,银行负有严格审查相关的证件、密码的义务。唐先生的身份证、金穗借记卡未遗失,密码未泄漏,未办理另一张金穗借记卡,也没有申请电话转账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卡小原有的存款却被转走并提取。银行理应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银行作为储蓄机构,它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警惕性,

3、仔细审查客户的身份证件,辨别客户身份证件的真伪,以保护存款人的存款安全。正是由于银行的疏于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审查不严,使得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利用伪造的唐先牛的身份证,以唐先生的名义成功申请了另张金穗借记卡,而后通过电话转帐业务,转走了唐先住金穗借记卡中的存款。犯罪嫌疑人以唐先生的名义成功申请了另一-张金穗借记卡只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关键点,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唐先牛金穗借记卡的密码。根据屮国农业银行的相关规定,电话转账业务适用于屮国农业银行的两张同城银行卡Z间,而要转账成功,还必须提供转出卡的密码

4、。即要想从唐先生的金穗借记卡屮通过电话转账业务转出其存款必须要提供唐先牛的密码。由此可知,犯罪嫌疑人是知道唐先生的密码的。至于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获知唐先生的密码的,W时无人知道。银行如果以“唐先住日己泄漏了密码”來进行抗辩,就要提供唐先生白己泄漏密码的确切证据。如果银行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唐先生口己泄漏了密码,就不能推卸口己的责任。在充分研究各银行的《借记卡章程》后,可以预料,银行方面肯定会以《借记卡章程》“凡密码相符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和“凡密码相符的借记卡交易视为合法交易。因密码失密造成

5、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自行承担”的规定來抗辩。在现实的同类案件中,银行也正是以此为主要抗辩理由,并成为致持卡人败诉的利器。但律师认为该抗辩是不成立的。首先,在借记卡的取款(取现和转账)交易中,密码不是惟一凭证,除密码外,借记卡也是凭证,在大额取款时,身份证也是凭证。仅以密码相符作为合法交易的要件,势必使无卡、无证的取款交易成为合法,使存款的安全性大打折扣。其次,密码失密的途径可能冇三:一是持卡人泄密;二是银行泄密;三是他人破密。既然失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那么不问青红皂白地规定“损失由持卡人自行承担

6、”,无疑是银行在以“霸王条款”免除自己的责任。再则,“凡密码相符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的规定,使银行不思在技术和流程上改进和加强借记卡的安全性,不去辨别身份证的真伪,不履行最大可能减少甚至杜绝伪造、冒用借记卡交易的义务,使借记卡的安全性得不到应有保障。除上述对银行抗辩的反驳外,律师认为明确以下二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笫一,此类案件的刑事部分通常定性为信用卡诈骗罪。因持卡人的存款处于银行的实际控制中,犯罪对彖是借记卡(在《借记卡章程》与借记卡上分别明确规定“借记卡所有权属发卡行”与“本卡所有权

7、属某某银行”),犯罪的主要客体不是持卡人的财产所冇权,而是金融票证铮理制度和银行的财产所冇权,因此,银行不应将因他人犯罪行为受到的损失转嫁到持卡人身上。笫二,持卡人是接受银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该类案件的民事部分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于上述理由和对《借记卡章程》的解读以及木案的案悄,银行在木案中存在以下过错:1.银行在《借记卡章程》和申请表中没冇载明借记卡的电话转账功能,侵犯了持卡人的知情权;2.银行自行为持卡人设置电话转账服务,侵犯了持卡人的服务选择权;3.银行设置的电话

8、转账服务,使无卡转账得以实现,客观上取消了借记卡木身所具冇的安全保障功能,银行没冇全面履行保障持卡人财产安全的义务;4.银行查验身份证和限制大额取现的业务流程形同虚设,没冇履行谨慎注意义务。银行没冇过错不负责任从木案例中我们获知,唐先生在借记卡上的存款被他人利川电话银行的转账功能,转入另一张以唐先生名义开立的借记卡后取现,而这后一张借记卡是他人利用伪造的唐先生的身份证申办的。在一般情况下,开通电话银行转账业务以及利川电话银行进行转账均需要根据电话银行系统的语咅捉示,输入借记卡的卡号及密码等相关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