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

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

ID:46060243

大小:66.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_第1页
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_第2页
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_第3页
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_第4页
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研究【摘要】目的对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8月一一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肠胃的不适、过敏性的皮炎、发热、听力受损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阿奇霉素在临床的治疗中给药的方式不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若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应及时的进行治疗并做到有效的预防,避免不良反应症

2、状的加重。【关键词】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13-02阿奇霉素用于控制患者支原体和敏感菌的感染,在临床治疗儿科感染的疾病中运用比较广泛[1]。抗菌的种类比较广泛,能有效的杀灭病菌,与其相类似的抗生素药物红霉素相比,在患儿胃酸中的稳定性更高,吸收更快,所以在儿科临床屮阿奇霉素已经成为最常用的一种抗生素药物之一[2]。随着该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与日俱增,在临床中患儿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肠胃的不适、过敏性的皮炎、发热等症状。用夯的剂量要根据患儿的体重适量的调整,避免患儿用约剂量过多,给患儿身体造成不

3、必要的危险。为了更好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患儿,我院対52例在儿科就诊的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预防。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一一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7例,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2.6±1・8)岁;女性患者为9例,年龄为3-7岁,平均年龄为(2.9±2.4)岁,病程为7天-27天。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5例,年龄为1.5岁-9岁,平均年龄为(3.4±2.2)岁;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2.1±1・8)岁,病程为6天-29

4、天。其中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27例、泌尿系统的感染患者为1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患者为14例。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対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用药方法为口服,按照患者的体重适量的增加或减少药量,一天1-2次,每次0.25g-0.5g,一个疗程为5天,连续口服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用夯方法为静脉注射,将5%葡萄糖250迅加入10mg-0.5g的阿奇霉索,每天注射1次,一个疗程为5天,连续口服一个疗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1.3统计学分析对木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

5、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用约方式后,治疗的效果和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均相似,两组対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为肠胃的不适、过敏性的皮炎、发热、听力受损等。两组患者发现不良反应后及时的进行了治疗,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观察组:26例,肠胃不适15例占57.69%,过敏性皮炎4例占15.38%,发热7例占26.92%,对照组:26例,肠胃不适14人占53.84%,过敏性皮炎6例占23.07%,发热5例占13%,听力受损1例占3

6、.84%O3讨论随着空气的污染近年来我国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儿童急剧增加,患儿的发病年龄也趋于小龄化[3]。特别以支原体病原菌比较流行,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能有效的控制病原体的发展,但由于长时间的运用病原体产生了耐药性,利用红霉素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患儿经常会出现肠胃的不适,长期服用还会导致患儿肾、肝功能的损伤,极大的影响了患儿身体的健康发展。随着阿奇霉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也在不断增加,在本次的研究中患儿常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为以下几点:①肠胃的不适在临床中最为常见,患儿在临床中的表现为,呕吐、胃痛、恶心等症状,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通常利用大声的啼哭、拒绝饮

7、食来表达身体的不适,如不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儿发生抽搐。所以若出现以上的症状应及时的对患儿停药进行治疗,症状缓解后再进行缓慢的滴注治疗,若症状未能缓解或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则立即停止药物治疗并进行对症治疗不良反应,避免出现更严重的不良症状。②过敏性的皮炎常出现在阿奇霉索治疗后,临床表现为患儿的躯干、上肢、颈面部出现红色的小米粒形状的皮疹,瘙痒难耐,患儿主动的去抓挠。出现此情况时应停止使用阿奇霉素约物,并继续抗敏的治疗。3天后皮疹消失但会留下痕迹。③发热,患儿在使用阿奇霉素前身体体温正常,但使用药物后体温急剧上升,在停药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如再次用药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