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

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

ID:46068942

大小:61.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_第1页
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_第2页
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_第3页
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_第4页
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上海外滩滨水区为例对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探析【摘要】针对城市滨水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为寻找合理的发展道路,在对上海外滩滨水区建设考察的基础上,对城市滨水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以真正体现城市滨水区设计的生态化、人性化、个性化。【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滨水区建设城市滨水区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为最为强烈的城市开放空间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城市滨水区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一些困惑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为了能够在城市滨水区建设浪潮退却之后的明天依然能够找到今天的足迹,寻找一条城市滨水区发展的合理道路,以上海外滩为例,在详细考察和缜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以期从中有所启示。一、上海外滩滨水区建设现状1.1设计背景:作为上海市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区域和最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外滩滨水地区空间环境亟需改善。为例迎接2010年世博会,结合外滩地下通道的实施,规划对北起苏州河口,南至十六铺水上旅游中心北侧,岸线总长度约1.8km的外滩滨水区域进行综合改造,以改善外滩环境,重塑外滩功能,重现外滩风貌。1

3、.2设计目标:1•最大限度地释放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充裕流畅的滨水休闲空间,体现以人为本;2.更好地展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改善外滩地区的生态环境,打造上海最经典的滨水城市景观;3.优化和整合外滩地区的公共服务和旅游休闲功能,全面提升上海外滩核心地区的品质。1.3主要内容1.3.1空间组织。追求整体,简洁,大气的空间形态。主要的空间要素包括平台,广场和坡道。以不同的标高的平台和广场,作为滨水地区整体环境的重点,形成丰富充裕的公共活动空间序列;以舒缓的坡道最为空间联系的主要手段,提供安全

4、的活动路径和丰富的观景体验,满足大人流活动的需要。1.3.2道路交通。地面道路缩减为4条机动车道,另有2条备用车道,用于设置公交站点和临时停车。适当加宽西侧人行道,增加沿历史建筑的公共活动和景观空间。同时,对地下市政管线进行整合。1.3.3设施布局。外滩地区设施主要为公厕,管理,服务,寄存,应急救助,市政等功能性设施,便餐,饮料,旅游品,书报亭等服务性设施,以及停车设施。各类设施主要利用空箱下部空间设施,以保证游客基本需求为原则。二、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特点和趋势1.1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国外滨水

5、区开发的经验来看,要想使滨水区开发成功,治理水体,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是基本的保证。同时,在滨水区的开发中,保护水体及周边环境也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尽量避免因不适当的开发建设而对滨水资源造成破坏,为此要采取各种手段对这些区域开发利用进行严格监控和指导,保护滨水区的生态环境,使其保护可持续发展。2.2用地功能重组。功能调整与定位是滨水区规划建设的首要问题,战后欧美国家从制造业经济向信息和服务业经济的转化导致了一系列新功能在滨水区的出现,包括公园,步行道,餐馆,娱乐场,以及混合功能空间和居住空间。2.

6、3保护历史建筑与传统文化。1970年以来,城市滨水区的历史保存和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在许多国家受到重视。在许多案例中,人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待废弃的滨水区建构筑物,尽管这些建筑并非都具有积极意义。这种以文化旅游为导向的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城市重新审视历史建筑和景观保护改造的内在经济潜力,并以此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旅游业的发展。2.4精心设计滨水区景观,形成共享性的城市亲水区。城市滨水区临水傍城,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滨水区多数是展现当地特色建筑文化和城市景观的窗口,许多城市的滨水景观本身就是城市的标志

7、和旅游形象,在游客心目中直接代表着城市的吸引力因而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在国外城市滨水区开发中倍受重视。如旧金山的渔人码头一带,是连续不断的步行绿带,商业广场,节日广场等公共空间,是滨海地带完全成为24h都有丰富活动的公共空间,创造了对旅客有吸引力,闻名于世的特色旅游景区。三、滨水区在城市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滨水区是城市发展的起点,从城市发展史来看,都是聚落的形成往往与河流,海洋,湖泊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筑城理论中就有“依山者甚多,亦需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之说。在近代,水城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充分

8、重视,以港口为标志的滨水区在城市起着核心作用,同时,城市滨水区的水系网络与城市形态发展的轨迹有诸多联系,而这些联系对于城市未来的空间形态发展极具参考价值。城市的滨水区是城市独特的资源,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它往往是城市活动空间的核心,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几年来,滨水区的重建和再开发成为许多城市应对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与各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关,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这些改造的目的都是为提升城市竞争能力。1.1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