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ID:46069367

大小:8.82 MB

页数:151页

时间:2019-11-20

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_第1页
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_第2页
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_第3页
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_第4页
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1/7/16细菌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教研室2021/7/16第一节概论细菌与皮肤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细菌及其毒素可分别引起:感染性病变、中毒性病变(如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免疫介导性病变,如特应性皮炎等。根据细菌形态不同可将细菌性皮肤病分为:球菌性皮肤病杆菌性皮肤病球菌性皮肤病:主要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生在正常皮肤上;2021/7/16杆菌性皮肤病:又分为:特异性感染,如皮肤结核和麻风非特异性感染,由革兰阴性杆菌如变形杆菌、假单孢菌和大肠杆菌等引起2021/7/16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的皮肤病,简称脓皮病。在儿童皮肤病中占

2、10%,其中以脓疱疮发病率最高占60.5%。2021/7/162021/7/16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按其Gram染色性不同可分成两类:Gram阴性球菌:有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及其它球菌等;Gram阳性球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等。2021/7/16这些菌均是球状,无鞭毛及芽胞,其致病特性为引起化脓性炎症,故称为化脓性球菌。引起皮肤病变者,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2021/7/16一、正常皮肤的菌株人在出生时,皮肤是无菌的,但出生后不久,皮肤即附有细菌。一般正常皮肤每c㎡约有6-8万个细菌。2021/7/16正常皮肤的菌株分为:皮肤常住菌(r

3、esidentflora)及皮肤暂住菌(transientflora)两大类。2021/7/16常住菌:指能在皮肤上生长繁殖,定住于皮肤上的菌株。擦洗后可以减少,但不易清除。暂住菌:指暂时着落于皮肤上的菌株,经过一定时期后,可由皮肤上消失。一般不在皮肤上繁殖,擦洗后容易除去。2021/7/16(一)皮肤常住菌1.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又称白色葡萄球菌。一般无致病作用。常见于皮肤表面,是皮肤正常菌群之一,有抑制皮肤上其它细菌的作用,但亦可引起皮肤的痤疮化脓及其它感染。2021/7/162.类白喉杆菌((diphtheroid)属于棒

4、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类白喉杆菌分:需氧性及厌氧性两大类:2021/7/16(1)厌氧性类白喉杆菌分为:痤疮棒状杆菌(Gorynebucteriumacnes),短小棒状杆菌(Corynebucteriumparvum),肉芽肿性棒状杆菌(Corynebacteteriumgranulosum),黄色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flavidum)及类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diphtheroides)五种。2021/7/16在此类细菌中,主要是痤疮棒状杆菌,此菌Gram染色阳性,大量存在于面部皮脂腺、毛囊的周围。在痤疮损

5、害中则数目更多。由于本菌有嗜脂性,且有分解皮脂中的中性脂肪的作用,故在皮脂溢出部位很易查见。2021/7/16(2)需氧性类白喉杆菌可分为:嗜脂性和非嗜脂性两种。2021/7/16非嗜脂性者较特殊的有:纤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tenuis),引起腋毛癣(trichomycosisaxillaris);微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minutissimum),引起腹股沟及腋窝部的表浅性红癣(erythrasma)。2021/7/163.需氧性孢子型(aerobicsporeformes)主要有白念珠菌及腐生性念珠菌,此外尚有嗜脂性的糠秕孢子菌

6、属。2021/7/16(1)念珠菌属(Candida)在高温潮湿的热带地区,正常皮肤上白念珠菌的检出率达15%。近来由于皮质类固醇使用较多,白念珠菌的皮肤感染也有所增加,更引起人们的重视。2021/7/16(2)糠秕孢子菌属(Pityrosporam)有卵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amovale)及圆状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amorbiculare)。2021/7/16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在皮脂溢出的鳞屑中检出率很高。圆状糠秕孢子菌与花斑癣的病原菌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furfur)是同一种菌。2021/7/16(二)皮肤暂住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

7、(Staphylococcusaureus)此是引起皮肤粘膜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正常人鼻部带菌率可高达40%,其它部位皮肤的带菌率为8%~22%。2021/7/162.八叠球菌(Sarcina)在婴儿期大部分皮肤上其定住率很高,故也曾被看作为该时期的常住菌。2021/7/163.链球菌(Seteptococcus)根据它在血琼脂平板培养上的溶血情况,可分为α、β、γ三型。β型链球菌致病力较强,人类的链球菌感染多数是由此型所引起。2021/7/164.奈瑟氏菌(Neisseria)属此属细菌只有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