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策略

ID:46070694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策略_第1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策略_第2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策略分子原子离子知识属于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知识历来是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是初中化学第一个分化点。该分化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知识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物质结构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强,由宏观世界步入微观想象,缺乏与之相联系的知识储备,与生产生活联系较少,思维形式主要运用抽象思维、想象推演的形式。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演阶段;3•具体运演阶段;4•形式运演阶段。儿童学到些什么,取决于他的

2、认知发展水平。一些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还处于具体运演阶段,他们的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①当遇到需要形式运演的理论知识时必然存在学习困难,从而产生分化。也就是说,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知识特点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克服这一矛盾,釆取何种策略突破这一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总结如下:1.联系生活现象,从学生身边入手教学中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举例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如五月槐花香;百年口子窖,开坛十里香;樟脑丸放在衣柜里不见了;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风是大量

3、的物质微粒作用于人休的一种感觉。2.通过化学实验感受分了的真实存在化学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生动鲜明的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上升到理性思考,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功能。②除了课木上的实验以外,还可以补充碘的升华凝华、品红的扩散、水中生牛奶(BaSCU沉淀),实验后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1.展示模型,借助形象思维模型法是化学研究方法之一,在化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假说、理论都用一定的模型来形象地表示,这些模型既是理论的升华总结,又有助于人们理解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分子模型、原

4、子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的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能使学生认识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对于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可利用flash课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演示在化学变化中,分了分成原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其它如汤姆逊的阴极射线实验,“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行星模型;离子的形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等,都能以flash课件来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所学知识。2.形象比喻,化解教学难点对丁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较为抽象的难点,可以利用形象地比喻或类比,以学生喜

5、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中,对于极少数a粒子被弹回来”,如何解释,我启发学生弹过溜弹(一种玻璃球)没有,如果用人溜弹打小溜弹是什么现象(小溜弹被打跑),如果用小溜弹打大溜弹,怎样?(小溜弹被弹回来)。学生自己就能推断出原子中存在着质量相对较大的质点(原子核)。原了核外电了的排布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我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小球放在高处不稳定来类比。各电子层以人的活动范围来打比方,一个人没有本领(能量低),在口家门口转,日出而作,口落而息;本领大些(能量高)的进城,天南海北,东

6、奔西闯,很少回老家;本领更大(能量更高)的出国,英法美德,世界各地。能量小的,活动范围小,离家近,能量大的,活动范围大,离家远,偶尔也回家看看,在这里,把人的活动范围比作电子层,虽然不甚确切,却也符合电子的“钻穿效应”和“屏蔽效应”。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归纳总结,澄清概念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及吋归纳总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列表比较。例如,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①《学习论》,施良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176-178页②《初中化学新

7、课程教学法》,郑长龙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50页说明:联系生活,化学实验主要用于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模型法、形象比喻主要用于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归纳总结除分子原子离子外,还有后面元素与原子的比较,都需使用。上述方法的使用可看相应的课题案例、教学索材、化学课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