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ID:46072008

大小:52.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_第1页
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_第2页
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_第3页
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摘要: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理念的凝练过程。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一是科学确立办学理念,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二是以“三风”建设为依托,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促进大学精神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32-02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办学规律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深度认知,大学人在办学实践中提炼形成的关于大学的办学

2、理念等主观层面的价值体系,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创建与优化大学文化,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1]。地方高校远离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薄弱,信息没有中心城市畅通,加之建校时间较短,历史沉淀不深厚,片面追求办学规模与功利化,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物质文化建设。因此,地方高校迫切需要锤炼大学精神文化,突出入文情怀,增强大学精神文化的归属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全

3、面发展,充分发挥好文化的激励、约束和引领作用[2]。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坚持以下基本策略。一、科学确立办学理念,统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办学理念引领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并引导其建设的进程。理念先行是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前提。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学校各种行为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大学理念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素质,形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地方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管理三个方面树立先进理念,增强精神内涵,以此培育大学精神文化。

4、1•坚持人才培养上的“全人教育”理念长吋期以来,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形成了“高级专门化”的理念,过分注重和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训练,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化功能,却忽视人文精神教育,抑制了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地方高校应该树立“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以此带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所谓“全入教育”,就是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完善的人,是具有主体性并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是整全的人而非残缺的人”[3]。真正的“全人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

5、完美结合和协调发展。在其关系上,应立足专业教育,拓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促进学生成才,通识教育促进学生成人,学校在加强专业教育、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要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人文类课程的教育内容,培养其人文情怀,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生,应适当开展理工类课程的教育,培养其科学精神,增强其科技适应能力。此外,各个学校还应加强对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党团建设、人际交往、科技文化等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引导促进学生广泛、深度参与其中,以主题生动、形式多样

6、、内容丰富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2.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大学精神文化的学术方向。大学应该成为追求真理的殿堂,而不应该成为金钱与地位的附庸。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功利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和驱动,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学术研究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大学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受到抑制和影响。因此,在科学研究上,地方高校理应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把学术研究的目标与途径、自由与规则统一起来并使之协调发展。以唯真、唯实、唯理的科学态度努力探索真理、传播真理,以不断推进科学创新为己任,发展科学,造福人类。要构建追求真理、探索科

7、学、适宜学术创新的良好机制,形成追求真理、自由探索、不畏权威与权贵的学术氛围。同时,要根本改变学术评价方式,实现由行政权力为评价主导向以学术组织为评价主导的方式转变,切实注重科研活动和学术成果的真正价值,确保其评价过程的学术性、科学性、严肃性和严谨性,以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