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

ID:46072051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_第1页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_第2页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通过对教材“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积极选择、有效重组及完善整合等“创新化建构”,充分发掘数学教材本身所蕴涵着的教育因素,使教材潜在、可能的创造力转化为学生显性、现实的创造力,真正使数学教材成为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有效素材。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一、改“小步走”

2、为“大步走”,为学生拓宽自主探究的吋空现行教材中,有些内容分析引导的太细,使本该曲折、复杂并富有挑战性的探究过程简化成通向问题答案的“捷径”。例如“圆的认识”一课,其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在观察比较猜想的基础上发现圆的特征。教材中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太多的脚手架,操作步骤过于明确和具体,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我在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时,一改教材原先为学生预设好的“操作思路”,放手让学生操作,为学生留下更为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1)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然后在圆形纸片上任意折,你发现了什么?(有些学生会对折,发现交点

3、及其他特征。有些学生可能只发现一些长短不一的线段。)(2)你能折出几条最长的线段吗?如果能,请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可能会发现对折吋线段最长,它们相交于一点,每次对折的线段一样长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使用观察、动手测量等多种富有个性化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发现。)或许这样的设计无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终获得结论,但它至少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自由探究的空间。我相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智慧共享,最终每个学生都会获得新知,得到发展。二、改“书本数学”为“生活数学”,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教材中的例题,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经过高度浓

4、缩化了的,是对数学、生活事实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用这种“来历不明”的例题进行教学,也只能是读一读、议一议、画一画,最终抽象出数量关系而列式计算。它虽然“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但却不适宜学生去探索。因此,必须还数学的“本来面目”,从生活的角度显现教材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对于什么叫按比例分配,为什么要按比例分配这一系列问题,依据教材中捉供的材料,学主很难理解。我在教学这一内容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体育组的蒋老师请我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体育课上,蒋老师要将1

5、2个篮球分给五(1)班的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男生20人,女生10人。你们能帮蒋老师算一算,男女生各应分几个吗?”这样设计,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容易理解男女生不应分得一样多,因为男生多,女生少。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怎样分最合理”这一深层思考中。三、改“统一耍求”为“自由创造”,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富有个性不同的学生由于其经验背景,认知水平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他们对同一数学现象作出不同的认识,理解与分析,从而表现岀数学学习上鲜明的个性差异。作为教材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差异,使不同的人有可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得不同的

6、发展。如教材第十二册内容“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材为学生设计了相对统一的操作模式,即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通过观察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显然,在这样的操作指导下,学生的思路是千篇一律的。为了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我对这一操作进行了相应的拓展,使学牛的思路能沿着各自独特的理解展开。师: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而,能否化曲为直,成为一个町测量的平面图形呢?你能根据猜想进行操作,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实践证明,学生在和互合作的基础上,确实作了不同的理解和设计:方案(1)类似教材把侧面转化为长方形■方案(2)把侧面转化为平

7、行四边形■方案(3)把侧面沿一条折线剪开,然后再切拼成长方形。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