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实验运用简析

初中地理教材实验运用简析

ID:46072206

大小:5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初中地理教材实验运用简析_第1页
初中地理教材实验运用简析_第2页
初中地理教材实验运用简析_第3页
初中地理教材实验运用简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材实验运用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地理教材实验运用简析初屮学生由于受年龄限制,其社会生活经验及理性认识能力冇限,导致对初中地理的一些知识点理解困难,而采用地理小实验,直观形象地诠释地理事物,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为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找到一条捷径,使学生顺利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地球的自转实验材料:每组地球仪、手电筒各一。实验过程:第一步,教师首先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让地球仪绕地轴旋转,让学生观察旋转屮心及旋转方向,填入表1。第二步,用手电筒作为光源平行桌面照射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第三步,用手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自转,同时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

2、引导学生思考产生的现象,填入表1。第四步,学牛重复以上实验步骤,正确把握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实验结论: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早晚(时间差异)现象。二、地球的公转实验材料:地球仪、橙色乒乓球(模拟太阳)、塑料瓶(生活中的药瓶即可,作为乒乓球的支架)各一,平直的细竹条或铁丝(模拟太阳光线)两根。将细竹条穿过乒乓球(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垂直),将穿好的乒乓球放置于瓶口上。实验过程:第一步,教师用地球仪围绕乒乓球旋转(注意:演示开始时,让表示太阳光线的竹条一端正好指向地球仪上的赤道),让学牛观察旋转中心和运动方向,填入表2。第二步,教师继

3、续用地球仪围绕乒乓球旋转,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北极的空间指向变化情况,填入表2。第三步,教师重新开始用地球仪闱绕乒乓球旋转,让学生观察旋转至另外三个竹条端点时,三个竹条端点分别指向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会使地球表面受热有什么不同?进而产生什么现象?第四步,学生重复实验步骤,正确把握地球公转。■实验结论:地球绕太阳倾斜着自酋向东公转,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方向,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实验材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硬纸,纸上画有宽度相同的平行线。实验过程:第一步,把纸垂直平行线对折,再把纸立在桌面上,凸面朝上,大约与桌

4、面形成80〜90度的角,让学生站立,从上垂直往下看,观察平行线的弯曲凸出方向,并进行规律总结。第二步,把纸翻过来,凹面朝上,大约与桌面形成80〜90度的角,从上垂直往下看,观察平行线的弯曲凸出方向,并进行规律总结。实验结论:等高线向低海拔弯曲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高海拔弯曲凸出为山谷。四、板块运动与地震的产生实验材料:两块大装饰板(模拟地球板块)。实验过程:第一步,两位学生分别位于一块装饰板的两端并用力推,使装饰板慢慢隆起。教师提问:“此时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答:“高山。”第二步,两位学牛继续推装饰板,随着力度加大,“砰”的一声,装饰板断裂并不停地上下震动。教师追

5、问:“这仿佛自然界中的哪种灾害?”学生答:“地震。”第三步,两位学生继续推断裂的装饰板,一块板斜插入另一块板的下方,下方装饰板将上方装饰板顶起。让学生继续观察:“板块碰撞挤压会产生什么现象?”第四步,再找两个力气大的学生演示拉伸断裂,两人一端一个用力拉,装饰板“砰”的一声又断了,装饰板还是不停地上下震动。实验结论:板块挤压拉伸运动时,形成山与谷,岩层发生断裂时像装饰板一样发生震动,产生地震,地下岩浆顺着断裂喷出地表则是火山喷发,地農和火山活动多是在两块板块互相挤压或张裂的过程中形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