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观察

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观察

ID:46072926

大小:64.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1R781,51[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3-0084-01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中的常见病,好发于舌尖、舌腹、颊粘膜。患者有明显的灼痛,严重影响进食及言语。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现阶段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8-70岁。全部病例均符合按《中药新药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中医证候诊断

2、标准。主症:溃疡大小不等,圆或椭圆形,可由米粒到黄豆大小,溃疡数目较多,且相互融合成片,周围红肿高起,中央凹陷,局部灼热疼痛,口渴欲饮。次症:面红,口鼻灼干而热,烦热,便干,尿黄赤。舌苔:舌质红,苔黄或腻。脉象:脉弦细数。1.2治疗方法发作期服用自拟中药方,主要组成:黄苓9g、黄连6g、梔子9g、生石膏20g、生地12g、知母9g、川牛膝6g、肉桂3g、甘草6go水煎口服,1剂/d,2次/d。间歇期服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9g/次,2次/d,服用2周后停药并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一切药物,忌饮酒,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3、。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用药3d以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用药5d内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用药5d以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用药5d内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1.4治疗结果显效49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随访1年,显效的49例中,无复发;有效的-24例中复发15例,占62%,但复发后溃疡减少,疼痛明显减轻,间歇期较前延长,应用上方治疗仍有效。1.5典型病例男,35岁,2007年7月3日初诊。述反复发生口疮2年。症见:舌尖、牙龈、口唇、口腔内有多个小溃疡,疼痛剧烈,溃疡直径2-4mm,皆

4、中央凹陷,色黄白,周围粘膜鲜红。晨起口干,口有异味,午后手心热。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滑数。处方:黄苓9g、黄连6g、梔子9g、生石膏20g、生地12g、知母9g、川牛膝6g、肉桂3g、甘草6go共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2007年7月10日二诊。症见:口腔溃疡消失,并无新发,舌尖溃疡消失仅为痕迹,舌根部尚有一直径约1mm的小溃疡,稍痛,余症全消。舌红、苔黄,脉眩细。处方:黄苓9g、黄连6g.梔子9g、麦冬12g、生地12g.知母9g、川牛膝6g、肉桂3g、甘草6g。共3剂,服法同前。2007年7月14日来

5、诊时,口腔内已无溃疡,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嘱继服知柏地黄丸2周。于半年后随访,自治疗后未再复发。2讨论复发性口疮亦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它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类疾病,患病率高达20%,居口腔粘膜病首位。本病为反复发作性自限性溃疡,愈后不留瘢痕。临床以口腔粘膜、齿龈、舌发生浅表性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溃疡点为主要表现,溃疡点中央凹陷,周围粘膜鲜红微肿,甚或融合成片。溃疡进展达到顶峰时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遇刺激疼痛加重。频繁发作,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原因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异常、感染、营养、

6、内分泌和微循环障碍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由于病因不甚明确,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宿食、湿热内积,蕴久化热,热灼胃阴或肾阴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上攻口舌,发为此症。本病之成,与脾胃心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龈为胃之络,故其辨证论治,均应以脾胃心肾着眼为要。经临床观察,本病常以脾胃湿热为标,以肾阴亏虚为本。临床多为虚中挟实,实中兼虚。发作期多以湿热为主;恢复期则以肾阴亏虚为要。所以,发作期当以清热化湿泻火为主,佐以养阴;间歇期当以滋阴清火为主。因此,在发作期药用黄连、黄苓、梔子、

7、生石膏清热、化湿、泻火,生地、知母滋阴清热兼以凉血,川牛膝引火下行,肉桂引火归源,诸药合用,清热化湿,泻火养阴,使口疮尽快治愈。间歇期服用知柏地黄丸以滋补肾阴、清热泻火,使阴复而阳不亢,阴阳平衡,水火既济,使口疮不再复发。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应用分期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虽有复发,但症状、体征都明显减轻,重复治疗仍有效果,故值得在临床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