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

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

ID:46073282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_第1页
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_第2页
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_第3页
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_第4页
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思,使探究实验教学更高效摘要通过对一节常规实验课的思考,认识到探究实验教学屮,教师要讲清理论知识,合理取舍教材,做好预实验,从而切实提高实验课堂效率,做到有效教学。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反思质壁分离屮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科书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的内容。该部分内容以细胞的结构为基础,以渗透作用为核心概念,主线清晰。常用的教学设计一般采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渗透现象,分析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以此为基础,学习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回忆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

2、备细胞膜的实验,分析水分进出细胞的状况,结合细胞膜的功能,得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红细胞。教师结合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联系前面两个实验,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如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第二课时按照探究实验的一般流程开展实验。使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提供清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3g/mL的蔗糖溶液、0.5g/mL的蔗糖溶液、0.03g/mL的KN03溶液。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质壁分离不复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分

3、析实验结论,提出进一步探究的课题。最后,介绍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并总结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主线见图lo尽管教学设计合理,教学主线清晰,但就课后练习情况、学生的访谈、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的结果而言,有很多需要反思、探索和改进Z处。如实验过程中出现学生用0.3g/mL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0.5g/mL的蔗糖溶液加清水后仍复原等现象;学生在课后练习对水分渗透方向和溶液浓度的关系判断依然出现错误、质壁分离图像判断不清……因此,笔者対木课题教学进行如下反思。1挖掘理论知识,讲清思维疑点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

4、渗透装置,围绕“问题探讨”的3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一一半透膜和浓度差。学生会有这样的疑惑:渗透装置屮清水屮的水分了流向蔗糖溶液多于蔗糖溶液流向清水,从而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而生活俗语是“水往低处流”,为何此处“水往高处(浓度)走”?学生的疑惑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判断水分渗透方向和溶液浓度的关系时,出现错误。教师如在此知识点处进一步阐释,指出水在溶液中是作为溶剂分子,浓度越高的溶液,水分子相对含量越少。从溶液浓度的角度分析,水是从低浓度蔗糖溶液向高浓度蔗糖溶液流动,而从水分子相对含量的角度分析,水分子依然是顺相对含量

5、流动。通过教师的阐释,学生理解了生活俗语和所学知识点并不相悖,理清了问题的本质,有效地将先前存在的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讲解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师生共同分析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与渗透装置中的玻璃纸类似,都是半透膜。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玻璃纸一样,是以孔径的大小为标准来控制物质的进出。教师不妨此处稍作引申,联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即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耍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这样,学生可以认识到:细胞膜作为半透膜,其控制物质进出的标准不是分子大小,而是细胞自身的需要,

6、细胞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主动转运某些物质进出细胞。适当地挖掘理论知识,并不是增加知识点的难度,而是通过进一步的解释、引巾、拓展,引导学生更加接近现象后隐藏的本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2合理“提出问题”,有效取舍教材作为高中生物第一个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至关重要。教材所给案例为:“原朱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如果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那么,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就会失水,液泡变小;在清水中,植物液泡会吸水,液泡变大。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

7、行实验,观察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从而得岀“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观点,进而分析出植物细胞也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实际上,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时,会发现,在显微镜下整个细胞充满紫色,观察不到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即使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原生质层位置的变化也根本看不出来。实验操作结束,学生很难接受“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观点。教师从学生的思维和实验现象可观察的角度出发,有效地取舍、替换教材内容。如提岀: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其吸水和失水冇无影响?植物细胞是否像动物细胞一样失水皱缩,吸水膨胀

8、?这样的问题应该更加合理,更接近学生认知。观察时,学生记录液泡的大小、颜色的深浅、细胞的大小,这样的结果更具有可观察性。实验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陷入两难境地:教师希望以达成相应的知识目标为主要教学目的,通过学朱动手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牛建立科学的概念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