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ID:46078895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1页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2页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3页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4页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一、背景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5.5%。其中,65.82%的老年人口居住在农村。另外,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400万人并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中国养老问题的关键在农村,而农村养老问题在于解决好高龄人口的养老问题。二、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现状分析(一)经济方面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数据表示,我国城镇老人的人均收入是农村老人的4・7倍。从贫困率角度看,在全国约1010万城乡贫困老年人中

2、,农村就占860万,农村老人的贫困发生率是城镇的3倍以上。在土地流转快的农村,传统的土地保障与家庭养老结合的养老方式在当下已经难以为继,高龄老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子女给予,自我储蓄及高龄津贴。就子女给予的经济支持而言,超过近70%的高龄老人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在日常消费中,多在极力节俭。自我储蓄更是面临多方面风险,如:子女的觊觎和自身生病等。目前,高龄津贴的发放标准为:80・99岁的每人每年300元。高龄老人经济独立性差,自我支持能力脆弱,低额的高龄津贴难以缓解毫无收入来源甚至行动能力欠缺的高龄老人养老的经济压力

3、。另外,一旦半失能或失能、生活不能自理,生活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子女的孝顺程度。(二)生活照料方面在农村,衰老并不可怕,如果身体康健,具备自理能力,经济上靠子女给予加之农村社会养老金,老年人生活基本能够自己自足。但是,一旦进入高龄,生活不能自理后,生活照料比任何需求都迫切。高龄老人身体机能衰退快,患病率高,且大部分已经丧偶。据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显示,85.9%城乡老年人领取了养老金,但农村老年人难以依靠养老金生活;75.23%的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病;2%的老人重度失能,人数已达444万,94%的老年人的

4、首要照料者是家庭成员,9.93%的老人仍在照顾高龄父母。[1]在农村集体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发展不健全的状况下,家庭养老仍旧在艰难前行,子女及家庭成员是高龄老人生活照料的主要提供者,而生活需要,大部分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空巢现象严重。一面,高龄老人需要家庭成员的照料;另一面,生活的压力又迫使青壮年奔赴城市,而我们农村的社会照料机构又没有发展起来,农村的高龄养老“危机四伏”。(三)医疗方面高龄老人身体状况不佳,抵抗力弱,多病是常态。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患病率为39.2%,是年轻人的6.5倍。[2]大部分村

5、民反映新农合报销比例不能有效减轻看病负担。而且,目前我国新农合的支付机制是村民自己垫付,等到出院后再进行报销,事实是,大多数的高龄老人在一开始是无力垫付高额的医疗费用,除非子女孝顺,绝大多数高龄老人都会放弃治疗。目前,我国县级医院并没有发展针对高龄老人的医疗服务体系,针对高龄老人普遍采用保守治疗或者居家疗养。在高龄老人患病时,要么在家静养,要么长期住院观察,或者放弃求生,医疗方式粗放。(四)精神慰藉高龄老人在迟暮之年,人生快走到终点,身边的朋友,配偶多已离去,甚至有子女都先于自己离开人世,加之空巢独居,孤独几乎填充

6、了所有生活。对于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而言,劳动是最大的生活慰藉,能够自由的劳动是最大的幸福。对于丧失劳动能力,但尚且能够自理的老人而言,和邻居亲友聊天、与亲人居住在一起,看电视、听广播就是晚年生活的全部。而对于高龄失能的老人而言,精神生活一篇空白O他们文化素质偏低,基本处于文盲状态,进入高龄状态,听力、视力均有所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大部分这样的老人被贫苦、孤独重重包围,难以挣脱。三、农村高龄老人养老保障建议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基础十分薄弱,养老设施不全,养老服务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脱节。做好农

7、村高龄人口养老问题必须加大财政投入,提高高龄津贴支付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美好乡村建设,使得部分中青年人口回乡就业,形成村委会集体养老与家庭照料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提高乡立老年人娱乐场,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主动上门给高龄老人提供服务。(-)提高农村人口高龄津贴待遇支付水平经济的困顿是高龄老人难以安度晚年的重要因素,政府加大财政对高龄老人的转移支付力度,对减轻农村家庭养老负担,改善高龄老人晚年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老年人口自身钱袋子鼓起来了,也有助于市场养老资源向农村转移,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而且,也会增强农村村

8、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认可度、支持度,对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有效的需求有重要作用。(―)建立农村社会照料机构建立以村委会为主的社会养老照料机构。由村委会,镇政府与村民家庭合作建立老年人日托服务机制。让空巢高龄老人在村委会登记备案,各村支书、队长每天上门查看,积极将山区分散居住的高龄老人进行集中安排,以免发生意外。另外,由国家,地方政府,村民家庭三方出资,在当地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