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例指导制度

判例指导制度

ID:46079727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判例指导制度_第1页
判例指导制度_第2页
判例指导制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判例指导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判例指导制度关键词:判例法;判例指导制度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成文法的滞后性、抽象性特征导致其运用中存在一定弊端,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性。“案例”不是法律词汇,其含义较广,在经济学、管理学、医学中均有案例,“判例”内涵和适用面比“案例”要小,意为经过司法裁判所确定的可以作为示范的生效案例。鉴于此,将具备指导性可以作为同类案件参考的案例称为“判例”更为适宜,专指那些由特定主体和经过一定程序发布的并具有实际拘束力的司法判例。当今世界成文法和判例法正逐步走向融合,这是两人法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判例指

2、导制度在我国实行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判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1•成文法的滞后性、抽象性,法律漏洞的必然存在。成文法典一般是经过反复的考量、复杂的程序制定出来的,旨在对社会普遍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然而,社会生活变化万千,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就决定了成文法的更新速度必然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发展,法律漏洞必然存在。加之语言本身存在表达上的欠缺,不可能将立法者的本意完全的展现,法律模糊也较为常见,不同的法官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可能也是多样的。2.法律和裁判的统一性,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公平原则要求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3、同样或类似情形时对成文法的解释应是类似的。先例必须被遵守。“遵从前例”(statedecisis)的原则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尺度。二、判例指导制度的可能性我国是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但随着两大法系不断融合的趋势,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西方的判例法的优点,完善自身的司法制度,建立起一套判例指导制度具备可行性。第一,法律思维方式上的互补。成文法的制定是针对普遍情况,运用归纳思维,抽象出一般的规范。在遇到具体案件时,根据案情寻找相对应的法律规范,运用演绎思维,通过逻辑三段论的推理方法将一般性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例。

4、而判例法则运用的是类比思维方法,后来的案例要去先例中找案情中的相似处,同样的情形同样的处理。在思维方式上,判例制度是对我们现有思维方式的补充。第二,判例指导制度具备实践基础。在我国,事实上大多数下级法院和法官都有遵循上级法院判决的倾向,直接上级法院的判决、较间接上级法院的判决对下级法院具有更强的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每年定期发布指导案例,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案例指导》、《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以及《人民司法》、《法律适用》、《人民法院报》上发布的判例,形成了适用判例指导制度的先例,为今后进一步

5、开展判例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三,两大法系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驱使,英美法系国家在判例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制定法,迅速提高了制定法的地位。同吋,大陆法系国家为了摆脱机械的法典条文的束缚,对判例法也逐渐加以重视。判例指导制度便顺应了这种趋势。三、结语法律不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体系。判例指导制度为成文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良好的借鉴模式,为激发法官创制指导性判例提供动力,提高法律适用的统一性程度,两大法系在今后的融合中将取得新的发展。参考文献:[1]沈宗灵.比较法研究[m]・北京大学

6、出版社,2004.[2]董嗥,唐文•中国判例解释构建之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3]郭成伟•外国法系精神[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