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ID:46081383

大小:58.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_第1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_第2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_第3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_第4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摘要:问题是学生认真思考的表现,只冇让学生的思考不停歇,保持一个“有问题”的头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不会“熄灭”。课堂教学耍改变一堂课上完,所有问题都解决的传统观念,鼓励学生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走向社会和生活的大课堂去作开放式的探究。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自主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5-0054-02作者简介:蒋培娟(1974—),女,浙江东阳人,小学高级教师,浙江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教育学也认为,一切思维活动都从问题开始

2、,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问题乂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己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将提问、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首先,教师应该对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提出富有思考性问题的学生予以赞赏;对提问错误的学生,也不批评,而是启发他们换一种方法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心理负担,才能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

3、作者,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无后顾之忧而敢问。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爱问要使学生爱问,教师就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因素,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故事、情景、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而不是为问而问。(-)设置焦点,创设提问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探究性的行为,教师应为学生设置问题的“焦点”。如《数星星的孩子》一文中,小张衡、爷爷认为星星数得清,而奶奶则认为星星数不清。学生不禁疑问:“星星到底数得清吗?”围绕这一问题,笔者组织学

4、生深入研读课文,展开辩论。虽然最后大家仍各执所见,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思维得到了发展。对于“星星到底数得清吗”这一焦点问题,笔者并没有“奉送”上标准答案,而是为他们推荐了《太空探秘》等书,让他们再为自己的观点找找依据。这下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天文热”在班里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在“焦点问题”屮学生的求知欲、探究精神被充分激发了。(-)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质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白鹅》中“不胜其烦”一词用了

5、反语的写法。笔者这样启发学生:不胜其烦'是什么意思?”“太烦了,让人受不了。”学生不加思考地回答。“白鹅真的让作者觉得难以忍受吗?”笔者反问。“当然不是。”既然作者喜欢白鹅为什么乂耍说白鹅“不胜其烦”呢?学生疑惑倍增。(%1)让思维“转弯”,巧设曲问情境叶圣陶说:“儿童倘使发问,诸君底冋答,不应使他满足,而在引起他的好奇心。”故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让思路拐一个“弯”,这便是“曲问”。曲问起巧思,容易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三、教给质疑技巧,使学生会问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如何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见疑

6、,并逐步提高提问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思考的内容、方向等方面经常性地给予指导。(-)预习时自主提问预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避免了教和学的盲目性。笔者常常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由充分地提问,没有数量的限制,更无形式的要求,以此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此外,笔者请学生在所提出的问题屮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打上“☆”,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所提的问题作出评价,借此使学生的提问能力向个性化发展。(-)对课题提问“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学生提问:“生命桥”是什么样的?谁建造了

7、“生命桥”?“生命桥”有什么用?教师抓住这几个问题展开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教学冇了良好的开端。解决了这儿个问题,也就理解了文章的重点。(三)抓住关键词句提问教学精读课文,要鼓励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提问,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有一句“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引导学生抓住“好像、模模糊糊”提问“为什么'知道了'前面要加'好像','懂得了'前面耍加'模模糊糊地'呢?”从而在朗读中体会“当时作者还是个孩子,对叶老的教诲还不可能认识得很清楚,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