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尚遇到钻石.txt

当和尚遇到钻石.txt

ID:46084224

大小:318.50 KB

页数:142页

时间:2019-11-20

当和尚遇到钻石.txt_第1页
当和尚遇到钻石.txt_第2页
当和尚遇到钻石.txt_第3页
当和尚遇到钻石.txt_第4页
当和尚遇到钻石.txt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和尚遇到钻石.tx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和尚遇到钻石》序推荐序麦克尔?罗奇先生,我不认识他,但是看了他写的《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以后,令我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意。他身在商业界,实修清净行,特别是他具有高人一等的智能,将《金刚经》融会贯通,运用万法潜能,发挥在商场的经营上……罗奇先生的道心坚定,虽然事业经营成功,但内心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修道者,他尊师重道,对师父的指示从不敢疏忽或违背,在穿着上保持着端庄的形象。他主持“亚洲经典机构”、“亚洲经典输入计划”、参与色拉寺的重建。他持清净戒,恪守师父的慈示。他行忍辱,而且乐在其中。他行大精进,初期、甚至长期,每天大约

2、凌晨1点后睡眠,6点起身,前往公司工作,由此可见,事业的成功,不是只凭智能就可以成就的。他修行禅定,注重内在潜能的开发,静坐禅观时,可以完全忘记时间,忘记千笔的交易,忘记“歌剧院”……他不断提升空性智能——万法潜能的发挥。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企业家、实业家、特别是金融界的人士阅读的一本好书,当然,更是所有佛教徒应仔细品读的一本好书,对于强调人间佛教的信徒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参考的。我会介绍更多的人,来看这本书。序导读台湾佛光山寺住持 心定和尚您是因何种动机而翻阅这本书的?是被封面的标题所吸引?对作者的身份感到好奇?还是试图为某种烦闷、愁

3、困找寻解答?……或者仅是顺手翻开书页?不管是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动作,在那背后,一定有某种幽微的网络在牵系着、拨动着。这些在脑海中、冥冥中飘忽闪逝的意念,能否以某种隐约的概念浮现,进而清晰地显影、落实,在于我们能否“清楚”洞见与掌握这些念头。两年前,初次接到亚马逊网络书店的书讯,介绍这本由藏传佛教格鲁派格西麦克尔?罗奇所著的《当和尚遇到钻石》(TheDiamondCutter:TheBuddhaonStrategiesforManagingYourBusinessandYourLife)时,对映入眼帘的作者身份与题目之间的“落差”,感

4、到十分新鲜、有趣。印象中,从未见过由僧侣所写的商业专书……尤其是作者罗奇格西并未还俗,仍是以出家僧人的身份,跻身于纽约大都会中、经营着竞争激烈的钻石行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加上长久以来思考“结合世法与佛法修行”的问题,便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本书和作者的来龙去脉。在一篇由亚马逊书店记者布莱恩?布雅(BrianBruya)所做的专访之中,罗奇提及了他出家学佛的因缘以及从一名僧人成为杰出钻石商人的经过。1974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前夕,母亲突然过世,不久之后父亲与兄弟也相继离去。亲人的骤逝,让他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莫大的疑情,在急于探索

5、生死问题之下,他离开美国、放弃原本打算继续深造的学业,到印度的达兰莎拉,进入了著名的色拉寺,研读佛学。早先,罗奇格西曾在新泽西州一所蒙古寺院,跟随汪贾格西(GesheWangyal)学习了8年的藏文,娴熟藏语,因此能顺利进入佛学院就读。这位启蒙老师汪贾格西,是最早赴美弘扬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僧人,以慈爱、宽博接引了不少当今美国藏传佛教界的著名学者,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RobertThurman、弗吉尼亚大学教授JefferyHopkins等人,都是他早期的入门弟子。之后,罗奇格西于1983年在达兰莎拉落发为僧,经过多年的学习、并通过考试

6、后,1995年获颁相当于佛学博士的格西学位。他在印度待了21年之久(1974~1995),期间在上师的建议下,于1981年回到美国接受“经商”的另一种人生与修持考验,并持续往返于印度与美国两地。几经波折、历练,成为纽约首屈一指的钻石商人。在事业成功的背后,有着长年研修佛法的精神力量,和随之而培养出的严谨、专注、诚信等特质作为支柱,这些人格特质,即是他在书中教导读者用以自我训练、成功致富的钥匙。“切割钻石”的喻旨《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或者说,它值得推荐与阅读的原因,在于罗奇格西跨越了世俗概念的鸿沟,将积极、正面的起心动

7、念付诸实践,并指出了宽广、可行、充满建设性的商业经营方法。这个实践的过程,也同时涵摄了双重的层面:一是就罗奇格西个人对上师的承诺、面对挑战与理想的层面而言,他弥和了世俗与出世生活的界域,将佛法融入商业生活中;另一方面,就书写目的、内容铺陈与章节架构来说,他也兼顾了理论与实践的部分,通过叙述以僧侣身份从事充满竞争压力的钻石行业,到获得成功的历程,来道出经商之路上所蕴含的人生之理。“钻石与僧人”,乍看之下,虽易让人联想到又是一则商场传奇,但其实个中深藏玄诣。从字面上看来,“切割钻石的人”指的似乎是作者——罗奇格西在俗世的职业。但事实上

8、,在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金刚乘)的传统中,钻石(金刚石)具有其丰富、深奥的象征意义——坚实稳固、无坚不摧却又清透明净的特质,代表了众生本具的佛性,也就是究竟空性的本质。因此,“切割钻石的人”,在内在的意义上,也就意味着洞澈本性、直见本心之人。这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