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

ID:46087882

大小:62.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_第1页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_第2页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_第3页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摘要:文章通过阐述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做出了以下分析,为了能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和减少细菌耐药性,卫生部近年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重要文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要求各级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条件与方法,并及时报

2、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指导原则”的施行,对我们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耍求和责任,同时也给我们建立、完善、发展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必须切实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监测【中图分类号】R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71-021建立符合要求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1・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置有其专业性的特定要求,通常应包括如下一些功能区(室):标本接收及接种室

3、、细菌分离及鉴定室、培养基配制室、无菌室、消毒灭菌室、实验动物观察室等。1.2临床微生物室安全管理在标本接种和细菌分离鉴定室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工作台。做好生物安全管理,一是防止工作人员感染,二是防止毒株散发出来污染社会环境。2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2.1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本系统结合了自动化、电脑化及先进的鉴定和药敏系统,快速、准确。常见使用的有Vitek系列、MicroScan系列>BDPHOENIXTM等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纱敏系统。2.2血培养系统能快速检测血液、脑脊液、胸水及其他

4、无菌体液中的细菌。常见使用的有BACTEC9000系列>VITAC系列>Bact/Alert系统等。2.3微生物数码分类鉴定系统是集数学、信息及自动分析技术于一体,采用标准化、商品化和配套的生化反应试剂条(板),可将细菌鉴定到属、群、种。如辅以读数仪和电脑分析软件,便可形成半自动化。3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有良好职业道徳和高度责任心;二是扎实的基础训练教育;三是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四是不断的继续教育,及吋获得新知识,新技术。4建立止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与方法4.1

5、标本的接种和细菌的分离鉴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近年来,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遵照卫生部的指示,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的《临床微&物学检验操作规范》已陆续出版,应参照执行。4.2细菌药敏试验自动化仪器检测,可自动报出敏感、耐药和MIC,并可报出特殊耐药菌检测(MRS、ESBLs等),快速、准确。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由于其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是普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常规方法[2,3],但应注意,不是所有细菌都适合用纸片琼脂扩散法、CLSI/CCLS已有明确规定。E试验是一种结合稀释法和扩散法原理对细菌药敏试验的直

6、接定量试验。4.3细菌耐药性检测直接B-内酰胺酶试验(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淋病奈瑟菌等),超广谱B-内酰胺酶试验(ESBL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头鞄菌素酶(VRE)、肠球菌氨基糖貳类高水平耐药株(HLR)检测,(AmpC酶)、金属酶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等。4.4结果报告由于细菌检验是一个耗时较长的过程,临床在送检标本后多急切希望知道检验结果,为此,应建立微生物检验分级报告制度,一旦分离到细菌,例如血培养阳性检出,可先报告细菌为阳性,并涂片染色报告检出菌

7、的革兰染色形态。这样医生就可先行经验治疗,待报告最后发出后再修正治疗方案。在此,并应特别强调原始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以选择适宜培养基、排除不合格标本、直接发现病原体及早治疗、确定主要病原菌和解释培养结果等。5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接受室间质量评价质量控制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存在而建立的操作程序体系。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评价,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内部制定并实施的,是质量保证的核心和基础。室内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人员与组织管理,标准的操作手册,培养基、试剂、染色液和抗血

8、清的质量控制,药敏试验质量控制,常用仪器设备的监控等。标本的采集与转送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价值,它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应熟悉细菌学标本的采集与转送的止确方法,细菌学应与临床共同制定标本采集与转送的操作规范,编印成册发到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标本验收制度,对不合格标本说明不合格原因,并要求重送。6加强与临床的沟通交流目前国内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间的沟通交流很不够,增加交流对感染病的正确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