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临床研究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临床研究

ID:46088273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临床研究_第1页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临床研究_第2页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临床研究_第3页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临床研究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笔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并与48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❷1资料与方法❷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标准按照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以慢性乙型肝炎(中度)为治疗对象,共入选病例96例,其中男76例,女20例,年龄20~42岁,平均(29.3±9.2)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上无明显差异,均未接受过干扰素、拉米夫定的治疗。❷1.2治疗方法治疗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2、46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常规治疗组:常规使用维生素、肝利欣针静点等综合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病毒药、免疫制剂及降酶退黄药品。4周1个疗程,每2周复查肝功能1次。❷1.3观察指标①临床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②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o❷1.4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TBIL、ALT、AST恢复到正常水平;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肝功能TBIL.ALT、AST下降到治疗前50%以下;③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肝功能TBIL、ALT、AST降低程

3、度不到治疗前50%或加重。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❷1.5统计学方法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o治疗组治疗4周时,上述临床症状逐渐改善,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的水平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5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❷2.2不良反应仅1例患者有胃肠不适症状,坚持用药后症状减轻至消失,未见严重不良反应。❷3讨论❷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约有300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为300万人,每年死于肝炎和有肝炎引起的疾病(如肝硬化、重型肝炎及肝癌等)

4、约70万人。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多发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主要原因是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如能有效抑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减少肝细胞的破坏,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❷多烯磷脂酰胆碱是由大豆中提取的磷脂精制而成,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约占52%的1,2-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DLPC)o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提供高剂量多烯磷脂酰胆碱,这些多烯磷脂酰胆碱在化学结构上与内源性磷脂一致。它们主要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相结合,另外,这些磷脂分子尚可分泌入胆汁。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具有的生理功能为[2]:①DLPC作为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5、膜/细胞器膜及恢复膜功能的物质,可替换人体的内源性磷脂,结合并进入生物膜,故能增加膜的流动性,同时还可维持或促进不同器官及组织的许多膜功能,包括可调节膜结合酶系统的活性,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的含量及活性,减少自由基,可增强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②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使胆固醇转换成可移动的形式,使高密度脂蛋白的流动性和摄取、代谢胆固醇的能力增强,促使低密度脂蛋白向高密度脂蛋白转换,改善血液和肝脏的脂质代谢,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③HSC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可减少HSC数量并降低其活性,避免肝纤

6、维化的发生。由此可见,多烯磷脂酰胆碱从多个方面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❷本组病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4周后肝功能改善及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在服用过程中,除个别出现有胃肠不适症状,未经处理缓解,始终未引起任何明显副反应,患者对其的耐受性非常良好。但应指出,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肝炎病毒的复制、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肝脏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❷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421-431.❷[2]刘梅,陆伦

7、根.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肝脏,2006,11(1):43-44.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