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

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

ID:46091818

大小:95.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_第1页
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_第2页
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_第3页
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_第4页
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_面向语言本身_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90··西方哲学·“面向语言本身”: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李金辉语言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句法学到语义学、由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向。语用学对语言的看法,尤其是晚期维特根斯坦、奥斯汀以及塞尔等人对语言的看法,与胡塞尔、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语言观”有着潜在的一致性和融通的可能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语言哲学研究的现象学转型,发展为一种语言现象学。语言现象学揭示了分析哲学传统和现象学传统通过语言哲学这一领域进行沟通、对话的理论可能性,这对于超越英美哲学的分析传统和欧陆哲学的现象学传统的简单二元对立,具

2、有重要启发意义。一、维特根斯坦的语用学转向及其语言现象学之谜早期维特根斯坦是人工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在《逻辑哲学论》中坚持“语言图像论”。受罗素“逻辑原子主义”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将语言理解为一个形式化的“句法结构”和“逻辑结构”,认为语言是世界的图像。世界是由原子事实组成的有结构的整体,原子事实是由客体组成的。语言作为世界的图像描述原子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语言作为世界的图像同样具有结构,这种结构的可能性被维特根斯坦称为语言图像的“描画形式”。语言之所以能够描画世界,正是因为语言与世界具有共同的逻辑结构———“描画形式”。这种描画形式就是语言与世界

3、共同具有的东西。(参见维特根斯坦,1985年,第27页)语言作为世界的逻辑图像与世界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和逻辑结构,但是语言自身却不能反映这种逻辑形式和逻辑结构。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作为一个命题逻辑系统,由无意义的记号组成,它具有一种由符号推演规则组成的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构本身是不能被语言和命题言说的“逻辑形式”。“为了要能描述逻辑形式,我们应当把自己连同命题一起置于逻辑之外,也就是置于世界之外。”(同上,第45页)换言之,逻辑形式是非逻辑的,是不能用语言和命题来反映的。由此,维特根斯坦指出了语言的界限、逻辑的界限和世界的界限,同时也指出了哲学家的界

4、限:“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同上,第97页)然而,逻辑形式真的不能谈吗?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特根斯坦对逻辑形式一言不发,认为哲学已经完成了,该说的、能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但后来维特根斯坦改变了看法,他开始研究起逻辑形式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其中期作品中。如果说“逻辑形式”的思想在《逻辑哲学论》中还是一个不能谈的神秘之物,那么在中期作品中,维特根斯坦则将这个问题明确地提出来加以研究,这主要体现在他的《略论逻辑形式》这篇论文中。有论者认为这篇论文代表了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现象学阶段”。这个阶段揭示了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中的“现象学之谜”。(

5、施皮格伯格,第109-130页)在这个现象学阶段,维特根斯坦主要关注于“感觉予料”的现象学,寻找和物理世界语言相对立的“现象学语言”,但是并没有成功。因此,在后期维特根斯坦转向了“语法综观”研究。有论者认为这是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放弃。“面向语言本身”:从语用学哲学到语言现象学·91·(徐英瑾,第270-272页)在这种观点看来,维特根斯坦转向“语法综观”研究,“运用语言分析方法来研究非语言的现象,在实质上就等于否定了我们可以通过‘悬搁’语言而直接朝向现象的可能性———或者说,否认了我们可以合法地以现象自身的绝对性为借口而将语言和世界永远打入冷

6、宫”。(同上,第277-278页)笔者认为这是对现象学的严重误解。维根斯坦并没有放弃现象学和现象学方法;相反,在维特根斯坦的这一阶段以及晚期作品中都贯穿着现象学方法,只不过他所关注的“现象学事实”发生了变化。他的关于“感觉予料”的现象学和关于“语法综观”的现象学,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现象学事实”。这是一次现象学的内部转换,而不是由现象学向非现象学的转换。笔者认为,现象学的纲领性口号“面向事情本身”是现象学的本质,至于事情本身是什么,则造成了各种现象学流派的内部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现象学和非现象学的分野。例如,我们不能因为早期胡塞尔坚持“绝对自我意

7、识”而晚期坚持“生活世界”,就否认他是一个现象学家;也不能因为海德格尔关于现象学的“事情本身”(存在)与胡塞尔的“事情本身”(绝对自我意识)有差异,就否认海德格尔是一个现象学家。各种“事情本身”都是现象学还原的“现象学剩余”,是各种现象学理论的地基和理论前提;它们不能作为理论认识的对象被对象化和表象化,而只能被面对和显示(理论直观)并进而现象学地被描述。维特根斯坦晚期关于语用哲学的研究并没有放弃其转型期的现象学观点,而是这种观点的继续和深化。他的语用哲学和现象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从他的《哲学研究》的语言观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

8、斯坦对早期《逻辑哲学论》中的语言观进行了批判,指出理想语言和形式语言是对语言的形而上学理解,它代表了一幅错误的语言图像。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