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

ID:46094374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1页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2页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3页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4页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究摘要:小学班主任在小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如何,直接影响小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行为发展。新课标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班级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7-0221-01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教育启蒙时期,也是形成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后期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素

2、质基础。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质量如何,不仅影响教学效率,更加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应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品质,形成高尚的品格。1.小学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小学生的年龄偏低,思想品质以及个人素养尚未形成,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和良好道德行为的主要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后期的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小学生学知识之前先学会做人,对于尚在启蒙时期的小学生给予一定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引,帮助小学生塑造灵魂。可以说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小学生成长中发挥着关

3、键性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会给小学生造成极大影响,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优劣,也会影响小学生的素质高低。小学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采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小学生朝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成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有了一定的认可,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也在不断变化,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须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尝试采用新的方式方法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提高教学质量。2.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

4、工作效率的策1.1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小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言行十分关注,也会潜意识模仿班主任的一举一动,所以想要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班主任就必须为小学生树立好榜样,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都能够以身作则,让小学生通过观察与模仿班主任言行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起到的影响很大,所以想要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就必须保证小学生的模仿对象是积极、正面的榜样。小学班主任在教和生活中,都应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道德素养感染小学生,让小学生时刻浸润于良好的环境中,最终形成良好的思

5、想道德。2.2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在《小学生守则》中明确提出小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要求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时刻要求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例如在写字的时候,班主任要让小学生时刻注意写字姿势,对姿势不正确或写作笔顺不对的小学生及时提醒、纠正。另外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小学生读书姿势和阅读内容是否正确。在课堂中引导小学生积极发言,发言要身体端正,底气十足,口齿清晰,态度自然,培养小学生思

6、考能力和表现能力。在生活中要求小学生尊敬长辈,团结同学,不说脏话,热爱祖国,爱护环境等等。小学班主任通过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能够让小学生从外而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实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工作目标。1.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激励学生的方法主要有鼓励和批评两种,古语有云“严师出高徒”,指的是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让学生达到好的学习成就。当今时代对于“严师出高徒”的“严”理解为严格要求而非严厉批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对于小学生可以严格要求,但如果严厉批评则容易适得其反。所谓“教子十过,不如不如奖子一长”,充分说明了鼓励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小学班主任在进行

7、德育工作的时候也应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班主任面对稍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为争取更好的成绩而努力,而对于做错事的孩子,则注意批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在批评学生的时候,首先要对其做的对的地方给予肯定,然后在指出不足之处,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这种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失败不会气馁,同时由于师生之前没有了严厉了指责和批评,拉近了双方距离,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更加配合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开展也会更加顺畅。总结小学

8、是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